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与时日

工作与时日》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nodot

2020-07-11 03:23:03

冬季一直睡,春、夏醒了,秋季叛逃,每一章節開頭的聲音設計好讚,春蛙夏蟬,螢幕比例的灰階,看著很像視線受到侵蝕,逃離影院不知道去了哪裡

|Ψ〉

2020-08-30 19:46:27

4- 大致将虚拟现实进行了平和的重组,但局部注视依然吝啬而犹豫,受限于认知偏移和想象力而呈现出不均虚弱的样貌

我不是菜鸡

2020-08-21 19:40:36

这部“电影”完全唤醒了我的童年记忆 蝉 其他鸟 板栗树 水稻割水稻水稻茬 下雨 下雨后的百无聊赖 熟人唠嗑 车从门口走过的声音 种菜 这一切都太像了,就像我看到了一部关于我自己的家乡的纪录片 黑屏放蝉鸣的那个设计我最喜欢(以及我也想这样子写日记了 看的时候脑袋里不断在放我自己的生活,我妈,我爷,我奶 可是真的有必要8个多小时吗… 但是也许正是这样的时长能够有这样更真切的体会 这个电影给我带来的最大意义就是,如果别人能拍一部这样的电影,那我们也应该勇敢一点拍出自己身边的这样的电影 年老的生活看起来身体真的很不友好,我们要珍惜年轻的身体,多留下美好的回忆 以及尽量保持健康,让未来年迈的自己日子好过一点 哎,人这一生啊 以及:北京观众真的太配合!这种电影只有在这样的城市才能有市场吧,320的票价呢

无欲无

2020-08-21 16:39:41

确实一看就获奖气质。干净的跳切,累积加的时空,涓涓细流般的日常生活。5幕重复展示相同场景四季不同的风貌。村落墓地逐渐壮大,而一个生命不会因为零落而被人遗忘。但是8小时在电影院里太熬人了!第三幕开场就5分钟黑场,配乐还是风铃!全片蛙鸣风雨声简直跟伴眠音一样…一睁眼睛怎么世子阿婆突然取寺里会老情人去了?

宗教大法官

2020-08-21 20:12:25

1.西方存在主义与东方禅宗美学的碰撞和互文。摄影机镜头稳如打坐高僧,8小时的时长,极端的声画分离,海量的固定机位空镜头和长镜头,以静制动,以动衬静,以求观者达到凝神屏息、沉思默想、静观坐忘的境界。 2.人、物、电影(视听声画)返璞归真,回到本源状态。风吹雨打、鸟鸣虫嘶、一日光景、四季风物、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俳句、围棋、庭院、枯山水一众日式美学元素,在长久的倾听和凝视下,满载诗意和神性,获得间离效果和独立美学价值。而在远景镜头中,融入环境的人只占一个角落。 黑屏转场,创世之初,先闻声音,后见光影,先有万物,后有人。劳作和时日是人对上帝的效仿以及上帝对人的惩戒与恩赐。 3.虚构体、纪录体和实验体的多重混合。给小津(尤其《东京物语》)、阿巴斯(尤其《二十四帧》)和戈达尔(声画关系)的隐形致敬。

blood orange

2020-08-19 16:09:50

“Encounters ”BP。一部声音电影。

汪金卫

2020-08-22 08:23:39

【北京电影节展映】极为难得独特的观影体验。整整8小时沉浸在京都附近的塩谷小村中。始终围绕女主日常反复的劳作生活不曾离开,将本就无法快进的时间慢下来,像拍纪录片那样将推动剧情的关键信息、对白天女散花地洒落在宽广的空镜记录中,星星点点不求甚解。看得见四季更迭阴晴变化花草树木人聚人散劳作看护,看不见无灯夜晚郊外人影,甚至字幕颜色都黯淡下来。听得见蝉鸣鸟叫流水潺潺汽车轰鸣火焰噼啪演歌悠扬围棋解说,听不见消音但难忘的茄子花故事口述。大银幕体验细致丰富的声音处理真是愉悦。始终采用固定镜头也许是致敬片中提及的小津电影吧。电影是虚构的,故事却是真实的。女主角通过扮演自己、阅读亲笔写下的日记,亲口表达对逝去丈夫的爱与理解。正如那茄子花士兵努力弥补天人永隔的遗憾,令人动容。愿塩尻先生与乌拉在天之灵得以欣慰

老囧

2020-08-30 19:32:14

看到第二部分有个大哥已经睡蒙圈了 电影里手机一响他赶紧大喊一句“把手机静音!”

胤祥

2020-12-30 22:55:36

2020柏林奇遇单元最佳影片+北京电影节“镜界”单元。在柏林自然是舍不得花掉几乎一整天去看这部片子的,回北京看也是电影院重开之后第一次去看片。体验……很难说,看了一整天,资料馆空调又特别冷,睡着也会被冻醒……资料馆放映是分了4个部分,两次短休息和一次中场长休息。我自己第二部分状态不太好。电影观念算是搬演(Restage)的纪录片(张杨的[火山]也是这一卦的),对日常生活的呈现和对自然的观察(生活的渐近线……),因此这个长度也是必需的,甚至应该再长一点(但是,再长就扛不住了)。比较出色的是声音观念上声景/soundscape的使用。也算是这辈子独一无二的一次体验。

某S

2020-08-21 19:06:46

观看体验和预想的差不多。声音极好,闭上眼感受黑屏时丰富的环境音,想象空间迅速延展和立体起来,以至于画面切入时反而觉得局限了。故事性谈不上,但表达极致细腻而具体,看到最后竟也对人物生出不舍的感情来。八个小时缓缓而逝的脚步声清晰可闻,对这部电影来说,从拍摄、制作到观看,都更接近一种行为艺术。另,跟加濑亮相比,本木雅弘简直是彩蛋一样的存在了。

Kinyuan

2020-08-21 21:39:15

@BJIFF2020 超时长意外不觉疲倦;西方元素(人)在里面是个神秘的存在,还未想清楚;映前听到李迅老师提到“十年跟拍”,看电影的时候以为自己听错了,以为只是一年冬春秋夏——时间概念完全被混淆。(8个小时可以但没必要,可以剪掉三四个小时的空镜头。)

登亭

2020-08-30 18:23:41

要定在椅子上坐这么长时间不是不难熬的,并且也很难全程专注,不过影像本身给人的感觉是舒服的,也完全体会到了什么叫电影延长了人的三倍生命,过一天仿佛活一世。清晨、傍晚、夜里,神好像更喜欢在这样光线昏暗的时刻出没,带得偶尔出现的的白日骄阳下也凝聚起更沉静悠长的氛围。摄影大部分时候很好,少数过于刻意的随意让人介意。镜头设计和剪辑都很有些可以学到的手法。声音做得很好很充分,调色也自然、舒适。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