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矮婆

矮婆》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Richard

2018-06-21 18:50:15

这是一部类纪录片的剧情片,真人演真人。以湖南邵阳一个小山村的12岁的留守儿童的视角,来讲述空巢后的现在乡村的现状。客观克制,甚至连音乐都没配…… 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山村…… 云雾缭绕的山峰,保存完好的老房子,也许是我们眼里的风景,却是她们心里的痛……

老黑

2020-08-05 09:16:15

看完矮婆觉得小女孩好像我班上的一个学生,甚至突然有点想她。

阿孝咕

2019-03-12 21:44:24

剪辑指导廖庆松,配乐林强 ,有点厉害。胶片质感的色调,雾雨氤氲的南方农村。开头的告别,一言不合的突然打工,略显刻意。平淡贫苦乡村生活,留守儿童厌学且疏于管教 ,代课老师出走打工,农村当下无解的教育困境,打工似乎成为了全村老小向往的唯一出路。最后,矮婆在春夜迎来自己的成长,但是他们的明天会更好吗?

Virgil

2021-04-24 15:15:58

野生思想放映@ 纵横君尚|提醒我要补《三姊妹》

少年维持的烦恼

2020-08-05 16:47:13

从山村到广州六百公里,却是一道永远也打不破的厚障壁,在外的人不敢回家,在家的人拼了命想出去,无论身在何方心中都有触及不到的幻梦——年青人于城市,中年人于故乡,只有抵达才会发现残酷,梦破碎了才能继续成长。《矮婆》更像是导演纪录片的延续,虽然是剧情片但拥有与《村小的孩子》相像的真实,蒋云洁的人生就是电影的剧本,肆意生长又道阻且长,在一次次告别中成长,在少女初潮里蜕变 。导演似乎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展现个通透,而体量却不允许,留白太少而写实又太多,繁枝末节的对话重复的过于无意义,还是像纪录片一样的呈现,但故事片需要推动与把控,社会意义并不能掩盖节奏与镜头单一的致命伤。

[已注销]

2018-10-27 17:46:56

3.5 導演以前是拍紀錄片的,影像的質感非常真實,片子從容剋制,反映社會問題的同時也通俗好看,個人覺得比《米花之味》更好,蠻流暢的,剪輯不生硬,不像某些小成本電影敘事磕磕巴巴。小孩和老人演得很好,因為比較單純,願意相信那是真的,所以演得令人信服,沒有太多雜念吧。這次放映也見到導演本人了,坦誠直言,很有自信。結尾的笑容給了人們一絲希望

王兆鑫-DOC

2019-10-27 21:03:54

周浩老师说纪录片是自己长出来的 《矮婆》是从纪录片里长出来的 二刷于10.27

晚不安

2019-10-20 09:56:46

有纪录片的质感,也因为纪录片的基础,所有非职业演员都没有抗拒镜头的捕捉,肢体和表达的僵化并不意味着情感的停滞。第一次接触死亡,第一次背井离乡,留守儿童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飞速成长。无奈、委屈、沉默,他们把她唤作矮婆。廖桑剪辑,林强配乐,实打实地把成本都用在制作上了。比不上《米花之味》的轻松自然,好在拍了苦但没有拍苦大仇深。蒋能杰对儿童演员的调教,与是枝裕和《无人知晓》也还有肉眼可见的差距。

2018-04-14 16:39:40

温柔的云与山野,还有小姑娘独自上学放学走过的乡间小路,走丢的牛可以找到,离开的人却永远回不来。平实的演绎,但还是缺一些更深入我心的感动吧。

嘉木

2019-10-20 09:11:23

矮婆其实是个留守小女孩,湖南乡下,很多女孩子被叫“婆”“姑”,据说是好养的意思。故事本身很平淡,就是讲一个矮婆和两个妹妹跟着腿脚不好的奶奶在家,父母在外打工,后来奶奶去世,父母想把矮婆和妹妹接到广东读书,未果,矮婆妈妈只好回家带矮婆,全篇完。所有的角色都是村里的村民,矮婆也在导演多年前的纪录片里出现过,所以演员好像都习惯了摄像机,演得特别好,甚片子里那些点到为止的乡村霸凌,看起来平淡的生离死别,都是透过矮婆的眼睛很自然地出现,平静克制里是时代的暗流奔涌,实在是比纪录片还纪录片,甚至有点《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影子。

张劳动

2020-07-09 11:24:43

又一部非职业演员出演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力作,导演半自传的形式兼利用拍摄纪录片时积攒的故事撰写了剧本,沉稳长镜头下,故乡,儿童历历在目,实在很难得。廖庆松担任剪辑指导,林强音乐创作,也让本片加分不少。这样的片子多一点出现在大荧幕上吧。

咸鱼陈

2018-04-22 22:24:40

懂事的孩子真让人心疼。 「留不住的城市,回不去的家乡。」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