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Annihilator

2020-12-29 03:09:21

年度十佳。看差评还以为是形式很极端的那类电影,但实际上,对白的密度和厚度并不比锡兰的作品更高,台词的修辞性可能主要来自贵族的语言习惯,与电影的戏剧化并无关联。演员们的表演状态依旧是自然而富有纵深的,且语言总是依托于情境(而不是文本)产生交锋的力量,并通过不断捕捉着视线与动作的镜头呈现,与之相较,奥利维拉电影应该属于另一个更为干燥和形式化的系统。在和谐的整体结构中,偶尔出现一些由精妙的声音设计所创造的含混的局部:在激烈争执后的沉默的片刻,渐强的环境音会蔓延至整个空间;而贵族们的谈话也时常被别种声音(噪音、仆人的说话声)打断,在语句被重申的过程中,被扰动的情境重新弥合。

Ou

2021-01-14 15:48:04

用数控云台来拍这么一部片子真是绝妙,以当代目光审视(检索)一段历史遗迹。第三章结尾的枪击神秘莫测。

Lycidas

2020-02-20 22:35:46

Encounters 因为预期低到马里亚纳海沟,实际看了感觉没有那么差,但不太想将其称为电影。或许换一种呈现方式,比如剧场会更合适一些。

Nightwing

2021-05-21 23:54:10

1900年的沙俄宗教哲学谈话录,移植到罗马尼亚的庄园,篡改了角色和结构,让法语演员照本宣科,再佐以精准的场景排设和镜头调度,把观者逼到看并思考着的抓狂边缘:Puiu已经走出新浪潮的现实很远了,不变的是对观影心智的高标准严要求。军国统治还是绝对非暴力,人性善恶和基督教义的关系,拥抱欧洲文明还是坚守民族根基?百年前的探讨有新格局的线索,法语的设定似乎透露了导演的态度。相比泯灭天使,它还是更与雷诺阿的游戏规则相映成趣:都是即将消逝的贵族群戏,后者的权力身份是平等而流动的,角色互动充满人性温度;这里关系是割裂而抽象的,角色困在形而上的语言游戏里,灾祸临头却丝毫改变不了谁的命运,从此变成孤魂野鬼,走入被遗忘的历史。秀才小兵各取所需没有压力,感觉导演这次表达的已经触及电影媒介的承载极限。

踢迩达

2020-02-22 09:16:42

Berlinale20-03 优点是服化道考究,细节精美,人物言行也有20世纪初欧洲贵族的气度,管家忙前忙后整理餐具使唤下人最让我看得津津有味。角色之间关于宗教、政治、死亡、战争等宏大议题的对谈抽象但空洞,是概念与文字之间的诡辩,感受不到思辨交锋的快感(或许是一种对上流人士谈论形而上问题无法落地的讽刺?)200分钟的片长对于绝大多数观影者都是巨大考验。

文森特九六

2020-09-21 08:03:57

正相反,我认为普优恰恰是在证明戏剧较之电影在某个层面上的不可为。观看体验仍是基于银幕长宽比的调度,且在漫长的段落中融化欣赏视角和雕琢有机时长,以摄影机运动来追踪舞台走位,剖解空间机理,进而无限逼近真实。阿尔伯特·塞拉的凝滞与繁衍并行的高维时空系统在普优作品里出现,似乎是冥冥之中,大概的区别在于后者暂时无法找到更好的动作来附身和消解台词的必要性。

罗宾汉

2020-12-13 00:59:57

罗马尼亚导演普优的作品越来越长,也似乎越来越不考虑观众感受了。长达200分钟的新作的信息量超乎观众的接受能力,在五位角色滔滔不绝的对话里,讨论了战争与和平、善与恶、俄罗斯的东西方归属、欧洲文化、耶稣复活等等深奥的历史、哲学、宗教话题,没有一定的知识功底,很难坚持下来。其中不少观点独特,具有辩证的意味,引人深思,可惜高密度的展示令人难以消化。古装的服饰突出了舞台化的效果,非常像已故葡萄牙大师奥利维拉的仿古风格。中间一段突如其来的屠杀与最后讨论复活的一幕似乎在叙事文本上构成一种有趣的论证关系。

Peter Cat

2020-02-16 23:58:06

以电影这一具体的、表象的媒介展现如此高密度、晦涩、非叙事的封闭文本,普优还有沟通欲望吗?还只是沉溺在精英知识分子高谈阔论的晚宴中。与其说普优的尝试是在逼近电影思想容载量极限,不如说他在用非常狭隘、单一、没有想象力方式证明电影的某种不擅长,戈达尔或许是狡猾的,但他至少在探索如何以电影来思,而不是反过来愚蠢地让思想驱逐电影。

[Deleted]

2020-09-21 11:49:46

200分钟的对话意味着……眼中大部分的目光停留在读冗长不停的字幕,只有沉默或转场间隙才能瞥见精心设计的19世纪庄园;把话剧式情景搬到荧幕之上,对观众的挑战除了陷入模拟真实时间流逝的认知矛盾困境,还有对个人哲学宗教认知的考验:它无兴趣接近或与“yokel”们产生共鸣,分辨好战争和坏和平、真信仰和假信徒,地域观念和殖民倾向终归是信神者对异教徒的“圣战”

耐观影-Xavier

2020-02-21 00:50:40

200分钟结束的时候,我开始佩服自己了,第一个小时周围不停退场,第二个小时周围不断传来鼾声,第三个小时周围安静的不行,就像是一堂枯燥的漫长的永无止境的政治哲学宗教课,唯一可以让我坚持到底的是优美的法语!男主角是婴儿口欲期经历了多严重的心理问题才会连人家去弹琴唱歌都要打断继续逼逼呀70届柏林第一天第三场

wangzhy

2021-02-15 11:41:14

戏剧工作坊的创作模式被选入 Encounters 单元还是很准确嵌合的 对于 Solovyov 的「反基督故事」场景化再现上 景别和镜头确实也赏心悦目 就是内里信息和思辨过于不友好 当然爽点同步苦痛 借用 Edouard 的话 这场所谓沙俄贵族法语辩论 既 scholastic 也很 metaphysic 关乎战争的好坏 神性和根源恶念 良心的驱使 … 穿插各色钦察 留里克 基辅大公家族 哥萨克 库曼 巴什波祖克 三皇战役 瑞典/奥斯曼/沙俄条约等等 _(:з)∠)_

迷幻宫园

2020-09-17 20:22:33

+.5,后奥利维拉电影,但语音语调是平铺的,对应的人物姿态也是直白的。局部运镜还能联系到索科洛夫。佩措尔德、普优的电影在进化,因为他们学会“简单”。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