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震荡

震荡》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勇敢的心

2020-04-24 23:05:51

419M。宗教将人表面由弯变直了!不可能的,只是在现实面前权衡利弊得失做的决定。

无聊

2019-10-02 23:21:27

X向矫正宗教治疗,简直了

爱看电影的浩浩

2020-10-07 00:18:42

感觉同性恋在危地马拉的生活好艰难,家庭和社会都不接纳。工作貌似也是因为这个丢了,想见自己的儿女,却被家人无情的阻拦。后面还被带去牧师那改造,以上帝的名义用爱来感化你…

PAUL

2021-06-14 00:54:59

2.5/5 豆瓣简介可能都比电影的完成度好很多。不排斥“老生常谈”,但整部电影观阅下来,除了对于“矫正式基督教”愈发厌恶&对一众“一叶障目”的愚昧众生(其中包括接受了所谓高等教育的男主人公)愈发无语外,真的无法产生一丁点诸如共情等的情愫。结局更是无比“震荡”——所以这是一部宣传“矫正有效”的作品?(我明白最后一幕其实说明了“矫正无效”,但这样不清不楚的结局莫不是迫于压力?怀疑这个国家可能比天朝还要信息闭塞唉,不相上下的二位比较起来莫名心酸) 拉美高颜值一般演技无语剧情无奈剪辑系列(三星纯为颜值,无数次希望结尾惊艳的我是真的失望了

R.SXT

2020-05-02 06:12:13

看得出来导演在影像语言上是下了功夫的,但说实话剧本选题满老套的,保守社会宗教束缚右翼上流家庭出轨出柜,基本上看一部就是知道一百部的故事长什么样子了。而且感觉导演对影像表达的注意力有点胜于演员表演了,上来第一场戏所有次要角色都不在状态。很多桥段处理都是有想法,但是完成的略显粗糙。开篇走苦情,结尾走恐怖片收场,想控诉又力道不足,顾左右而言他,很跳tone,不太喜欢。

罗宾汉

2019-11-25 01:13:43

跟处女作有不少相似之处,讲述的依然是受社会压迫/歧视的弱势群体故事。两次地震的用意再明显不过,推动情节与戏剧冲突,引致人物的感情爆发。宗教批判的情节让我联想到去年那部女同《违命》,同样是出自柏林电影节,只不过这部是男同。导演结尾放大招的手法继《火山下的人生》后再次出现,女儿与父亲相视一笑的结局具有耐人寻味之处,明显暗示着年轻新一代有更开放与包容的心态,令这个貌似悲剧的故事透出一丝难能可贵的曙光。

阿哲系

2019-09-27 07:17:14

9/LFF,很喜欢胶片质感的画面,视觉上仿佛是《卡罗尔》的南美版,只是情感上俩位男性间的关系很难让人在意,让人有些着急,宗教部分也没啥新意,转到南美又觉得很不搭,一度以为是发生在早就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阿根廷而有所排斥(跟危地马拉的国旗挺像的),还好最后归结到对女儿的爱。 我是没救了,性向纠“正”那段看着还挺让人兴奋的。。。

爱吃鱿鱼的猫

2019-09-10 02:29:40

拍得过于平淡了,但是和基友的最后两次见面很震撼,共情了

Darren

2020-03-15 13:53:06

我永远唾弃像他一样懦弱无能虚伪的人,我也唾弃所有骗婚的人,但这并不说明我认为错全在他。本片描写扭转治疗的场景着实让我感到了恶心,而这些集中营般的场所却实实在在(部分)合法地存在于世界各地,不可怕吗!

不玩豆瓣

2019-10-03 23:34:29

看来同性恋在危地马拉是过街老鼠,日子太难过了,一旦知道自己的性向后,会有强烈的”病耻“感,然后,接 受一系列的强制治疗,结局就是妥协了。片子拍得压抑情绪到位,同志慎看。

[Deleted]

2019-12-01 13:57:35

同性的题材更像是拉资金找话题的投机(本片卢森堡电影基金投资,所以片中还要提一下卢国的性宽容“这里不像卢森堡”,似乎南美片多有这种行为),隐藏的社会信仰、阶级的对立才是Pablo故事真正想讲述的难题,瓜地马拉主流/上流社会宗教的保守情绪和纠正治疗类同于去年《卡梅伦的错误教育》,禁忌之爱只是和底层的产生也是为印证社会阶级的差距性;

pucker

2019-12-18 04:12:57

男主选择家庭,是出于宗教、社会和经济压力,他从来没有把自己的欲望视为正确,或者说他并没有爱。所以他不值得同情,整部电影的立场也比较模糊。这一切好像也没那么荒诞,像是一种有钱人的权力胜利,宗教的基础便是这些有钱人。从基友的角度去拍会更真诚。任何宗教都是邪教。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