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机智问答

机智问答》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Arthur

2017-08-24 20:14:20

伏地魔的黄金时代,水蜜桃一样的鲜嫩欲滴的脸蛋一笑都能挤出果汁。近似纪录的流水账,虽然对人物并没有足够的刻画,至少还是有一个角色塑造得值得移情。本来搞好人际关系差点搞基成功,最终还是被老头子坏了圆满结局

鱼禾水

2014-07-26 16:29:23

对于电视娱乐的泛滥,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就已经关注了,但直到2013年的《黑镜子》依旧在讲这样的故事。说“娱乐致死”,人们担心有一天电视抓住我们,我们成了影像和图片的奴隶。在这样情况下,个人的道德选择和人性是否还有作用,也都被电影最后大笑的观众所淹没。

mazzy

2013-02-17 17:22:22

看这种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最喜欢的部分之一就是结尾的人物后续生活介绍,造假的电视人仍然在这一行业顺风顺水甚至发家致富,NBC和健力士都没有因这一丑闻受到波及。

touya

2021-04-13 16:55:21

片中时代的电视节目套在我们现如今生活的网络世界上一样适用,所谓是非黑白、正直道德都在追逐娱乐最大化的利益驱使下变得模糊甚至不重要了,到最后真正需要整治的幕后老板们毫发未损,而站在台前被当棋子用的个人却要被媒体继续骚扰。电影除了嘲讽娱乐产业还有对白人精英主义推崇的思考,可惜1994年好片确实太多,本片没什么人提起。Ralph Fiennes也太帅了,真就是犯错也都会被原谅甚至称赞的程度。

亲爱的我呀

2011-09-04 00:40:26

上帝让谁灭亡,必先让其膨胀!近期难得给四星的电影!btw导演好眼力啊,这部电影里好几个跑龙套的小角色在近几年的美剧中都因为特别的角色而大放异彩。

肥泡泡

2010-08-16 21:17:45

片头曲和片尾曲的设置相当有意思,bobby darin的mack the knife给了两种演绎方式。最后的一段陈述可以找出来练习语法,显然整个事件的处理方式和现在没什么两样,有临时工顶罪呢。不过重要的是我们对自我良知的认识。

老脸

2011-10-06 15:47:40

笨蛋总是由更笨的笨蛋来崇拜,更多表面上的笨蛋内里其实是恶人。不肯醒悟而执意相信恶人的更笨的笨蛋,应当与恶人一同下地狱。

开了一朵花

2018-07-22 17:49:44

赞!其一,深刻地说,这电影讨论了大众媒体自由与否与政府监管与否之间的矛盾,大众媒体与吃瓜群众一个做菜一个吃菜的饲养关系,这两层根深蒂固即使听证会轰动一时大众仿佛拿到了声讨的利器,然而只消政府不砍下这一刀那么话语权始终还在媒体受众,雁过无痕仿佛谁都没有收到伤害,大众仿佛就是记吃不记打的猪,既得利益者依然闷声发大财,而整个文化与文明环境却被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其二,微观到个体,请永远爱惜自己的羽毛,尤其多伦家族这样依靠名声而非财富积累社会地位的,一个在娱乐产业中转眼即散的“故障”放在某些个体身上却是可以带进坟墓的污点。其三,从电影表达上看,故事很棒充分了用尽了这130多分钟,媒体的厚颜无耻和虚伪、多伦家族的绅士与文雅、听证阶段的扣人心弦,以及查尔斯和迪克的微妙又令人惋惜的友情。PS.拉尔夫好帅~

枫露茶

2012-04-22 00:36:13

不要怪媒体操纵了大众,它只不过是一种汇集的载体,将我们每个人的心魔聚集在一起,反过来操纵着参与其中的每一个自己。警惕媒体不如警惕自己。大爱拉尔夫。

大士かっこいい

2012-05-03 07:46:42

片子还没看完我五星已经打好了...这片子把一个我能轻易预料到的结局变得曲折多揣..电视就是电视..it's all business..高富帅认罪了也是高富帅,屌丝.承认也是屌丝

2012-09-21 14:54:44

新兴的媒体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比如那个时候的电视和如今的网络,但也是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可信,观众渴望英雄,但是因为观众需要被定制出来的英雄又有多少是真实的呢?当你执意拨开真相的时候会发现,观众并不喜欢真想。

cjy

2013-02-24 23:19:43

对愚乐时代和媒介公信力的思考,意义就相当于今天广电去整顿非诚勿扰。影片更重内心挣扎和情感脉络的描写,呈现出紧凑的张力,几个主演都奉献出富有层次感的演出。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