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罗塞塔

罗塞塔》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亵渎电影

2018-08-07 00:37:15

片子一气呵成,人物塑造的写法学习了。

十月

2013-01-14 13:18:40

《单车少年》之后看了《罗塞塔》,达内兄弟的摄像机简单的近距离环绕并跟随主角,如行星之卫星。急促的呼吸使人难忘。对于人物剖析非常有力。佳片。拖车里的环境让我联想在帝都的生活经历。同是沦落人,自有体会。

冬寂網路

2019-02-07 20:57:20

“《罗塞塔》以一个惊慌而含义丰富姿态结束,正如它的开篇,晃动的镜头与紧张的气氛,自从那一个镜头起,影片的一切基调即已被奠定。” “至于罗塞塔,她没有感情,而是被异化的,发送—接收的机器,一点红色与冷漠的白色外界之间的二分法,异化令她的青春期提前结束了,但她也只能做一个‘不良少女’。” 如果短评在以上两句话之后便结束,那么我们忽视了它作为(某种电影节电影)的一种Sample或曰范例的事实,关于如何在工整的Melodrama中建构“真实感”的终极幻象,并小心翼翼地在影片中植入一些可供解读的影评人游戏,无论是作者崇拜,电影语言还是左翼的社会评论。

跑步去流浪

2011-08-03 13:40:58

故事毫无疑问是感人的,这一点是达内两兄弟最大的卖点。走现实路线,每一帧画面都是投射的生活,用最真实的手法传达出Rosetta的命途多舛与内心的坚强。不得不说达内兄弟太会选角了。四星半!

后自愈

2016-07-16 02:48:17

坐立难安的焦躁。无法抵抗,无以改变。以性沉醉的母亲和暖肚子的吹风机是生活所逼迫的夹角。从欢闹的歌声和笨拙的舞步中慌乱而逃,生命中没有任何美好可言,现在才认识到这一点是不是太晚了?以最难看的姿态苟活爬行,没有人愿意多看一眼你的绝望。

连锁六号

2019-10-21 23:18:08

达内的手持是有引导性、紧迫性的,驱使观众聚焦人物、生活的细微,试图减少无关信息的影响,令观众与人物的状态“共振”,与人物亲历事态的崩坏。片中两个完全相同的俯角机位,前者是罗塞塔入睡前的自我鼓励,“我找到工作”、“我有一位朋友”、“我过正常的生活”、“我不会一成不变”,而后者则是罗塞塔试图自尽的场景,前后心境的差异反映一个女孩从窘迫困境到另一个更窘迫的困境,其生之条件与生之希望均已失去,则死的体验变成必经的成人礼。罗塞塔眼见着落水的朋友沉没,是否只是想到自己将能替代他的工作?也许更会想起酒鬼母亲对自己的见死不救,死去如此简单,活着为何更加艰难?罗塞塔与朋友若隐若现的感情线被二人对工作、生活的争执掩盖,芳华正茂的年纪却无法拥有性、爱情与自由,贫困、家人的缺席就像那频发的经痛,胡搅蛮缠、无法摆脱。

LORENZO 洛伦佐

2019-08-27 06:17:15

白描的手法很高级,高速叙事让短时间的电影充满了转折和悬念,人物特写又格外贴近真实。但也有缺点,人物在达内的电影中习惯性只做不说,导致行为缺少动机的表达。极简写实主义的典型。

娘⭕⭕

2014-03-19 09:49:24

一个有生命的人物, 始终难忘. 她叫Rosetta, 她有一个朋友, 她就是想找份工作, 她撬了朋友的工作, 她把名字绣在白围裙上. 她只想过普通的生活, 就那么难, 想死, 煤气罐又那么重..超16mm, 手持, 销魂地疯狂跟拍, Alain Marcoen. 红色的衣服, 蓝色的煤气罐

57

2012-01-26 12:57:51

原来达内兄弟这么坚持地拍底层命运啊!基本模式就是全程的绝望和结尾的零星曙光。城市里的树林、河岸频繁地出现,那里藏着穷人的宝贝、赃物和所剩无几的秘密。把一句台词改写成罗塞塔之问:这样的状况会一成不变吗?

(๑⁼̴̀д⁼̴́๑)

2017-11-09 00:53:11

只因友情在生存面前显得太过脆弱。命运没有眷恋这个顽强的少女,她终于在人生的半路陷入崩溃,选择自杀。然而,命运又一次给了她无情的嘲笑。©

荆棘鸟

2017-11-09 07:22:57

罗塞塔,就是一把美好的琴,心底藏着美丽的旋律。

傻乐的猫

2016-10-20 02:27:24

万恶穷为首,挨过穷的都懂的。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