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修女艾达

修女艾达》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ChrisKirk

2018-06-09 09:06:41

扭曲的人物构图堆积出视觉上的异世界感,与浅出文本之间形成难以协调的矛盾,以个体及跃丈量历史回流,两切面共生形成精致的多边体,却只是单维度的拉伸,宛如游弋于城市废墟的垂死魂灵,摒弃广远的故土情怀,转而培养普世的思维温室,是选择的失策;在拒绝与观众交流的同时,也拒绝解释救赎与暴躏。

小溪笑嘻嘻

2015-05-16 00:07:04

有種叫做「篤定」的氣質籠罩了全片,包括片子本身,女主角人物,以及電影的創作者們。他們都很清楚他們要什麼。

芥末蘸酱

2015-04-10 19:38:32

屎 构图就能代表摄影?除了这点这片子还有啥?

幽灵不会哭

2014-12-18 16:24:41

4.5精致的黑白光影和刻意设计的构图,人物常常被银幕分割或者处于下方,极简主义风格的叙事,刻意制造留白空间,年轻导演的创作方法令人佩服,法官与修女是在人间和天堂执行公正的人,他们都无法对历史的罪恶执行判罚,死亡和离开就是最后的归宿,但修女最后的选择是坚毅的,象征这个国家

小易甫

2015-03-22 22:50:24

将电影等同于摄影的结果就是这样,相形之下塔可夫斯基居然都好很多,至少后者还能让观众看到其假装深度的尝试。

临时昵称

2015-01-31 04:05:32

题材讨巧文本丰富的那种片子,可惜力量都是电影之外来的,它本身很无力,只有美感。

獨孤島主

2014-12-14 12:26:01

已经无限逼近默片时代(开头部分)的造型意识,但看到最后很难不睡着,所有的历史讯息与人物情感关系都一江春水向东流,冲淡到阴沟里了

木卫二

2015-03-31 11:22:00

不难看,但也让人兴奋不起来。用摄影来说“我在与世界/信仰/性别对抗”的设计真的很巧妙吗?怎么看都是沾了主题的光,要是放到小清新摄影里,别人一定说你矫情。

影志

2015-06-20 17:43:02

完全看不下去…比《伊万的童年》还《白丝带》。

尉迟上九

2015-03-23 00:46:42

摄影美呆,无论是比例划分还是精心构图都已做到了完美的极致,就像是由无数顶尖经典的黑白照片组合而成的动态影像,每一帧画面做起壁纸来真是绝了。残酷战争遗留的伤痛,以及对神圣不可侵犯富有救赎意义脆弱信仰的质疑,看似轻描淡写,实际内敛流露,脱俗→入俗→脱俗的过程很有意味,看完久久回味。

Dirtydung

2018-11-05 16:16:50

这片子其实对观众背景知识要求不低,首先最基本的是抹大拉的玛丽亚是一名犹太妓女,这是理解艾达人物弧光的必要条件,其次是二战期间波兰的排犹风潮和战后对犹太人资产的抢夺,这是理解艾达自我重构的必要条件,但要是还了解社会主义下波兰的领导人和当时的社会风气(社会主义下能有这么腐朽的歌舞真的惊呆我)。片子是淡化叙事的公路类型片,艾达通过对自我认知的重构和欲望的了解和体验,完成了最后作为个人如玛利亚一般主动拥抱基督。所有的叙事都是起因-结果去展现,省略中间完成的过程,配合将人物放在偏离画面中心的位置的构图,文本上提示黑白色调最难表现的红色,让全片带有禁欲系的美。而到了最后的奔放的手持镜头,就打破了一直不表现过程的这一模式,无论放荡还是皈依上帝,都是艾达作为个体成熟的表达,是集体主义威权下难得可贵的自由。

胤祥

2014-06-03 07:26:34

TIFF13真的快看够拿屠犹和社会主义说事儿的波兰片儿了,但这部确实不一样,4:3画幅,时不时让人想起布列松的电影。虽然睡着了但是4星一定是有的,找机会补吧。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