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讲的话是抽象的,但人是具体的,我能感受到每句话后面的痛苦(以及自大愚蠢等等等等),而男孩讲的话是具体的,但人是抽象的,好像一个用于与男主碰撞的“现代的鲜活的具体的人”的抽象集合,哪怕当我有些同意他的观点的时候也感受不到他作为一个人的存在,而且真tm烦人啊如果是我三天就让他滚蛋了。。于是半个戏非常完美,但是从人物关系来说并没有建立起来,而且结局简直毁掉一切,尽管擦手真的感人,当即我脑中AO3万马奔腾。。当然即便如此男主还是那么美好,不知道有多大成分是演员bias。。(silence is so accurate,你们能不能把那个傻逼结尾砍了
"How could this story not end in tragedy?" 从第一句开始就被震撼到的剧本。等从震撼中平复过来才意识到 Alfred Molina 台词演技的出众,等适应了这节奏紧凑一刻不停的高水准之后才缓过神来发现舞台和灯光同样绝妙。看完之后又去找了更复古・英伦进步青年・Eddie Redmayne 和更随性・美国小愤青・Jonathan Groff 的版本片段,相比之下 Alfred Enoch 的 Ken 有点太 stiff 了,而 Alfred Molina 却在时间的酿造下原来越纯熟,like red wine, like burgundy.
交织繁复的“真实感”,有教育意义,这里面的一切都像是有某种意义的。而同时这里面的一切都让我觉得它不应该存在在这个时代-这个助理批评罗斯科的时候有人会轻轻鼓掌的时代、这个片尾会给挂着喜悦笑容的观众特写的时代!-这令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想的太简单了。意识到了什么东西的人,想要把这东西带给别人,但他或许也不想把别人带进自己身处的泥沼。这个剧本,和,我自己在过去思考过的所有,有一种类似的,令我感到某种“比平均水平更进一步“,但依然浅薄不堪的感觉。在擦手和分别的时候依然克制不住地热泪盈眶了。想起了我自己在近一年多粗略而强烈地感受到的某种感受,类似于某小说里的这一句:“I love everyone in the world. I do. So help me God, I love you, all of you!"
橙子换马甲
2020-11-01 22: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