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白丝带

白丝带》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alain.proust

2018-09-07 22:51:31

极具观赏性,丝毫不觉冗长沉闷,冷峻锋利的黑白画面背后分明有万钧之力在翻涌,从里到外都散发着感染力,好几次我都为画内人物揪心不已;以圣洁为名的白丝带实则是其所象征的神权及其衍生的父权对人的压迫与束缚,最终权力汇合导向极权的诞生;影片对父亲居于恐怖中心地位的一再强调,加上萧索、封闭的村庄环境和从开头医生骑马起便营造起来的紧张感,愈加为其添上了卡夫卡式阴影;群像式地刻画人物形象和多线穿插并行地讲述故事,全面而不失深入,形成了时刻紧绷的、不止是人心惶惶的悬疑气氛,每次暴力过后的平静都酝酿着星星火点,终将燎原;这远远不能仅止于法西斯主义的精神分析学和创伤心理学式溯源,再进一步指向人类亘古有之的赤裸裸的暴力史(或曰权力史),流淌于血液中人性之恶的因子世世代代薪火延绵,这一次,哈内克狠狠戳中了人类的痛点。

云中

2009-12-26 16:18:06

推理题材拍出这种深度确实牛大发了

小易甫

2010-01-03 17:47:59

德国的恐怖主义诞生的时候只是不断地被人们习以为然,我们频繁地目睹着暴力的源头,却无奈地用"Ich weiβ nicht"(我不知道)来掩盖更多的思索:二十年后,这些孩子成为了纳粹的主力军。于是黑白的屏幕压抑不了膨胀的恐怖,战争的前奏便传来它橐橐的脚步。但愿它能得再得奥斯卡外语片。

一愚

2009-10-25 13:30:34

如果彩色制式,会否变成“红丝带”?电影技术可以“复古”,被侵犯的童真如何回去?灵魂一旦沾上邪恶,白色——纯洁的象征,只是用来掩盖更大的罪恶,将被鲜血染红。

冰红深蓝

2016-03-29 17:35:27

哈内克代表作,09戛纳金棕榈。1.既是黑童话般的纳粹前史,又是集体恐怖主义的冷酷白描。2.黑白画面,长镜头,零配乐,冷暴力,回忆穿插与无法证实的真相,克制压抑却直击人心。3.鸟-剪刀-十字架,最终妥协的父权。4.关门后的虐待,画外空间与延宕,想及安东尼奥尼。5.医生与接生婆的隐喻。(9.5/10)

喻鸣

2018-05-19 22:35:41

金棕榈大银幕打卡。从一战前夕一个充满怨恨嫉妒冷漠暴力的德国村庄,辐射到整个德意志民族。从一系列悬疑事件深掘人性的恶之花,痛苦的由来与转移。刘瑜说:“当一个人追求快乐的权利被剥夺时,别人的痛苦就成了他的快乐。”二十年后,这群孩子找到另一种宣泄情绪的出口。

陀螺凡达可

2011-12-28 08:49:21

黑白画面长镜头无配乐主线隐秘,Michael Haneke把擅长的暴力刻画藏得密不透风却又遍布四处,全片因此有了克制冷静甚至压抑死寂的气氛。此外电影有非常出色的故事和主题,绝对值得解读。

小熊熊熊啊

2010-01-09 17:40:47

谁来这样拍一下天国的60年代

胤祥

2010-02-21 02:35:02

闷,反情节的另一种拍法。汉内克最好的片子还是《Cache》……

小岩菽

2010-06-21 23:57:27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说,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歪曲着理解一下,跟白丝带的内涵极搭调。对纳粹和暴力史了解的缺陷不妨碍为其镜头语言倾倒,哈内克是我的菜。黑白片儿真可以随时拿来当摄影课学习。要说是闷片的话,很多时候只是我们看的时候不光情绪,季节和时辰都没到位。

邹小樱

2010-01-06 22:25:23

男孩啊,你频繁打飞机为那般?

欢乐分裂

2016-01-16 21:15:39

重看四星半;沉静肃穆的长镜头隔着走廊和房门瞠视怪力乱象丛生,大量留白沉默逼仄出不寒而栗,平静田园里暗流涌动波云诡谲,暴力和恶行滋生的封闭空间;父权当制,神权压顶(不断联想起伯格曼父亲),阶级分明,当彼时的白丝带若干年后变成黄臂章,一切都可以解释了;去年杜蒙《小孩子》有类似(哈内克对杜蒙相当认可)。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