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琼斯先生

琼斯先生》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29”条评论

影迷点评

咯咯精

2019-02-12 00:51:29

扎实 冲动 那些执着的人

西楼尘

2020-07-23 16:53:14

莫斯科衣不蔽体,用鸦片躺进上帝怀抱。斯大林诺饿殍遍地,靠树皮躲进共产温床。西方经济萧条,资本盘剥民众。东方一片繁荣,权力蚕食人民。饿狼尚不吃人,饥民彼此啖养。谎言编织出普利策奖杯,真话却在威尔士被孩童投石。耳边响起婴儿的啼哭,胃里装满孩子的人肉,这里是动物的农场,还是人间的炼狱。

Leader

2020-08-03 18:14:39

我以前就有一个观点:二十世纪,人类社会最伟大的成就,就是通过千百万人的流血牺牲,彻底消灭了以纳粹德国为代表的法西斯势力和以苏联为代表的专制势力。作为一名中国人,如果你竟然对苏联或者俄罗斯有好感,往轻了说是无知,不了解历史也不了解中俄关系的现实,往重了说你就是无耻的汉奸。了解苏联历史的人,都知道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生的大清洗和大饥荒,但在当时那个年代,要如实报道真相,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是想要完全抹杀真相,也绝对不可能。 少奇同志是怎么说的?“人相食,要上书的!”

优游卒岁

2020-03-15 19:13:01

真实事件改编,反映前苏乌克兰大饥荒的。任何极权政体,均是采用一切手段来压制真相,无视生命,不断地制造人间惨剧。此事应该是纽约时报历史上一大污点,为其政治立场而牺牲了新闻公正,真为那一代的新闻记者感到可耻,其实他们为斯大林的暴行、为那个主义席卷全球,理应承担很大的责任。

Fal Conde

2020-09-06 09:37:55

乌克兰的累累白骨,对这个民族来讲是一个灾难,对某父来讲是一个统计数字,对鼓吹USSR的欧美左壬来讲,则是一个“子虚乌有”的骗局。主角揭露了这个骗局,为此遭到了伊曾经同侪们的抛弃,AKA皇帝的新衣和左壬对苏的迷恋,在二战后变得更加鲜亮,真正终结这两者的,反倒是麦卡锡和赫鲁晓夫了

脱氧核糖十三

2020-02-28 02:18:31

詹诺在我心目中已经是半个俄国人了。

Z叁0

2020-04-27 21:56:44

报假新闻的人得普利策奖了,报真新闻的人被污蔑和暗杀了……

舌在足矣

2019-06-17 11:18:46

开头有些慢热,但进入乌克兰之后对饥荒的展现触目惊心,以及归来后被一众pinko同行的诋毁阻挠(FAKENEWS NYTimes点名)也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这片的主题其实并不在Holodomor本身,题眼依然是记者对真相不惜一切的追求。从头至尾用奥威尔《动物农场》来串联做的并不是太好,为数不多的几段配乐大赞

抱抱

2019-02-18 03:58:39

电影前半段节奏掌握的很好,后半段直接垮了。深入乌克兰,在前线探查饥荒真相的部分应该用更大的篇幅和更有冲击力的画面来表现,这个片子什么都没有拍出来。像这种片子拍成这个样子只能说浪费了好题材,这种程度的传记片也不知道是怎么进的竞赛单元。电影内容还不如电影海报好看呢,谁设计的海报应该加个鸡腿。

英年早睡

2020-03-18 02:37:02

“有人认为凭意志可以改变自然!”真的,到现在还依然有非常多的信徒。

谋杀游戏机

2019-02-10 07:19:29

真人传记片,记录了英国传奇记者Gareth Jones潜入乌克兰并第一个向西方曝出乌克兰大饥荒的经历。电影前半段稍闷,到乌克兰之后那段惊心动魄:在火车上几瓣橘子遭饥民疯抢,被村里三个孤儿款待,结果被告知吃的是他们哥哥的肉,到处饿殍遍野...而这一切的真相是斯大林欲通过农业集中化达到对乌克兰种族清洗的目的。那个年代的记者真是值得敬佩,通讯落后,单枪匹马,一个人的“看见”揭穿整个苏维埃的谎言。而真实历史其实比电影拍的还要残忍,现实中的琼斯在30岁生日晚被苏联人刺杀了。影片插入了很多叠画画面和默片素材,再加上全片墨蓝偏暗的色调,复古味浓。

обломов

2020-03-10 20:57:00

纽约时报们,你们不会赢!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