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草房子

草房子》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吃个大香瓜

2019-05-15 13:35:15

《草房子》不仅是拍给儿童看的电影,成人也能从中获得不少哲学

清水。

2017-01-29 18:02:09

我小学看的;我只记得男主病了尿不出来最后在房顶上欢快的尿了,以及那个演员是我小学同学

Oo

2019-03-29 21:29:51

太可爱了吧!对孩子的状态(行动)的捕捉既在一些关键的场景格外精确又在有些地方显得生硬而过火(陆鹤和纸月/桑桑)。其实应该再长一点的,有些地方显得快了,有种急促地逼迫着叙事前进的感觉,要是能再长半个小时,中间的那几个事件的叙述再缓一点就好了。尽管说了这么多,但还是真的被打动了,陆鹤用自己的方式赢得尊严的那一刻,一个孩子在跨越自卑,看到桑桑为杜小康做的那个笔记本——好久没有被如此正能量却又那样真挚的东西打动。校长背着桑桑走出去的时候那几个孩子眼神的特写,那是一种属于孩子的“真挚”的,一个孩子对另一个自己的伙伴的关切。当然还有那个有趣而又优美的结尾,杜老师说这是一种东方的美学,这是弥散在草垛、芦苇塘、风车之中的、属于上个世纪的中国的、散发着泥土、风和阳光气味的美感。

细曳信

2021-01-09 23:21:45

童年永远闪着光的电影。编剧是曹文轩,几处改编的地方真好,节奏快了很多很多。小时候看的电影真的很影响你对电影欣赏的角度——我总觉得那些夹杂着剪辑的喀嚓声以及稀碎脚步声的电影才是真正的电影——光与影的交融。这部电影也让陷入了一个矛盾,到底是先看电影还是先看原著……都试试吧。

董小长

2018-12-30 14:11:11

21081230le。大概原著应该不错,电影一段段的结构是文学性的,不过整体上手法太老套,小演员们都挺精彩,反衬的大人演的都用力过度。结尾那泡尿是上世纪电影那张浮夸的尿。对于一个敏感的人,童年是最珍贵的原乡。3.5

之晨

2020-06-02 12:39:23

7.5 没看过原著,单就电影所呈现内容是人物雨露均沾,大家的故事东说一段西说一段都讲讲,颇像小学生记流水账,而某些段落有跳跃性又急促收尾,最明显是秃鹤唱戏,刚上台帅不过一秒就在湖边哭了(不知道是不是删减版原因) 所幸影片后三分之一感触颇深,学校门口摊位铺陈开无奈、纪念本上一字一句写满友情、纸月护身符注入祈愿、教室里一双双眼睛回望关切、后背和脚步传递父爱,这里面融合的情感如同电影里湖水流到心田最柔软的地方,会让人不自觉回想起小时候与家人和同学相处的点滴(我记得有次春游吃泡面被开水烫到大腿,后来全班同学来我家看我) 然而结尾的一泡尿又把人恶心坏了,想要表现父亲因儿子病情好转而欣喜若狂状态可以理解,但也用不着以一种接尿洗礼的重口味方式呈现吧,md以后看到杜源这个演员我都有心理阴影了o(╯□╰)o

[已注销]

2018-03-30 23:37:37

2018年3月30日,旁听本科生公选课《文学名著的影像解读》。

火娃

2020-02-14 13:03:54

6/10。通过特定的视点和意象组合连接散文状态的结构,开头跟拍桑桑走进教室,转头顽皮一笑,定格在黑板上我的梦这几个字,表明桑桑的视点贯穿始终,而纸月的戏份都伴随着桑桑对异性的懵懂;在抒情化意象上,屋顶的白鸽、水、桥、芦苇荡和转动的风车,相似意象组合的构图之美达到了情绪上的统一,某些符号蕴含做梦的成分:白雀另嫁他人时蒋老师丢掉了笛子,当杜小康家养的鸭下蛋,余晖中双手捧着带有鸭毛的鸡蛋,结尾桑桑终于被医好,父亲兴奋地淋浴在桑桑清澈的尿中,诗化的镜头更呈现出一种哀伤又相信圆满、相信美好的童心。但影片有意淡化了文革的苦难,同学们认为光头就犯罪的旧观念,对陆鹤的歧视与孤立,还有父亲作为校长的政治权威,都隐藏在打扫墙上的奖状、印有奖字的白色衣服等道具里,这种意识形态对童年的侵犯统统美化为在磨难中成长的幻想。

武食茶

2016-06-01 14:05:49

98年拍的电影现在看来也不过时,质朴的镜头语言,可能是因为很多场景用的自然光颇具纪实味道。也怪不得在日本发行了DVD,这才叫遗珠啊。但是反观这几年讲述农村的电影,都把接地气当成了要土气!

烈焰红唇龙

2020-06-14 09:24:19

比起曹文轩的原著,影片转换了叙事视角,颇有些流水账,囿于时长而做出的剪辑影响了情节流畅。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改编大多有一种积弊,文本优秀受众明确,又受到篇幅限制做出取舍和改编,以致流于表面走马观花雨露均沾,缺乏打破束缚的精神。大多时候是一种“庄而不谐”的态度和第三视角,虽然客观,但容易成为“五个一”之类XX报告文学作品。翻看金鸡百花奖近二十年最佳儿童电影,令人一言难尽,形格势禁,桎梏之下,更是无语。

Panda的影音

2019-01-15 23:09:27

1.第一印象:这60年代的电影却有一股90年代的感觉;2.要用100多分钟的时长讲述一部长篇小说的故事,就免不了各种情节浓缩及删减,可能原著作者曹文轩又有心保留好些人物及线索,以至于整体剧情琐碎、跳跃又仓促,但其中朴实的生活感依然足以吸引我从头到尾津津有味地看完;3.最后要表现桑桑恢复健康的欣喜,就让他在草房顶上撒清尿,让爸爸开心大笑地用手去接尿……这如天降甘霖的镜头设计真是让我产生一股爸爸要喝下去的别扭感,而后还继续拍桑桑直接尿在爸爸脸上的镜头也是挺怪异的(这泡尿真是够大够久够多的)。

海祺

2012-09-29 17:06:37

都是老戏骨啊 金亮的爸爸就是适合演爸爸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