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子弹飞越大吉岭

2017-04-10 23:37:17

文华北京国际电影节

四百击后八部半

2019-11-19 14:34:28

儿童电影,有教育意义。据说里面许多小演员都是真实的福利院儿童,他们眼里的光是真实的。

肖,,

2021-08-22 17:58:20

影片借用一块表,表达了流浪儿童的心路历程。在民国上海,流落儿童的社会问题显著,该片拍摄于1949年,也对建国之后怎么处理流浪儿童提出了命题。一块表把整... 展开

十二月

2020-04-16 19:37:45

院长:可是谁让我们不是官办的。 雷先生:官办的,官办的更糟!(真的很敢说嘛) 殷老狐狸:你想想他为什么呢?既不为名,又不为利,为孩子们,连我们有儿有女的都不为了,更何况他那娶不起老婆,连个孩子的影儿都没见过的人呢?(是啊,不为名不为利的人太让人怀疑了) 殷老狐狸的脸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黑的,和雷先生在一个画面时,有点“敌暗我明”的意思。

江鸟

2021-07-07 22:08:42

沈扬是真的演了太多这种愣头青的有勇无谋的好人了,让我都有点怀疑这到底是本色出演还是演的太好了。故事挺不错,拍的一般般,很多的手法太粗糙直白,不过也可能是考虑受众的缘故。总之整部影片看起来,算是还好的影片。

倚栏听风

2021-10-17 20:37:53

有新中国电影的思想改造那味儿了……

蒂姆德普

2019-03-20 17:06:00

表作为一个现代性的意向,逼迫着整部电影的叙事时间向社会主义新时期推进,但颇为吊诡的是,这个现代性的象征却给小牛造成了极大的困惑,他在交与不交之间的挣扎,让这部成型于建国前,上映于建国后的影片,与传统的恩怨分明,善恶有别的工农兵电影产生了距离,无形中证明了佐临的知识分子视角,还是太理想化了一点。

石头纯

2018-01-30 12:39:55

冲着文化二字去看。所谓教化,也是社会批判的一种。里面的歌现在也耳熟能详:夜上海、团结就是力量

Kiyoko

2022-02-27 21:06:48

2018.8.10黄佐临导演 根据鲁迅翻译的班台莱耶夫同名小说改编,启用非职业演员,实景拍摄,有些场景甚至采用偷拍,真实反映都市流浪儿童生活。/2022.2.27底层儿童问题,前半部分流浪生存,后半部分感化改造,用儿童感化儿童,让儿童主动改变。同样强调合群统一的力量,比起同期,转变的意识观念也不是很生硬,得益于儿童形象的真。视听明显成熟,多种方式转换。

猫奴十二年

2019-03-20 16:59:54

观摩课②No.4 进了教养院之后就崩了

1

2011-01-02 23:46:43

想起两部:欧洲某个地方,偷自行车的人

一个朋友普希金

2021-12-02 10:43:39

影片拍摄于49年前 放映于49年后 影片叙事的缝合对应了以49年为节点的中国电影时间性变异,小牛偷表,表代表了都市富裕阶层的理性 权威 同时也代表着现代性的恐惧 焦虑和震惊。影片耐人寻味的一个片段是 被送到了教养院 经历了胆战心惊的小牛 趁院友熟睡之时 将金表埋在地下,金表被埋 实际上可看作小牛同“前”时间的诀别,在悉心教导下对“新”时间的拥抱。随着剧情推进,金表被挖出,带着笑容的小牛加入群体之中,在“劳动创造新世界,自力更生,团结就是力量”的歌声中影片结束。如果说黄佐临这部影片有意无意的 进行了关于49年节点上 时间革命的覆盖诀别对新时间的拥抱,那么一定程度上以49年为节点,时间在以后的革命话语下不再是焦虑 刺激下的存在,而是革命理性权威的指代,将过去的现代性时间托付给正统的未来。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