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奶牛

奶牛》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吹风散步

2011-03-09 14:07:13

全村人共同撒了一个谎,为了安慰一个悲伤的男人

似景流年

2020-03-17 09:45:57

伊朗新浪潮的开山之作,导演将目光投向了贫瘠的农村,通过一则关于人与母牛之间的寓言,将伊朗电影带向了另一个世界。

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

2019-08-11 12:51:01

补标:看清水里的刀子突然就想起了《奶牛》

干煸鸡丁

2017-03-17 22:44:51

形式上离我们有些遥远的伊朗寓言。

Rilkelee

2020-04-08 02:00:32

All of the deceptions and physical violence against the protagonist are committed under the guise of well-intentioned neighborly concern. Sounds familiar? Poor Cow.

xiaoyaah

2019-11-07 03:03:54

MoMA简介里头三个字neorealism and surrealism说明一切,就挺伊朗布努埃尔的,很多地方都像los olvidalos/直到结局我们也不知道牛到底怎么死的,但我们知道了人是怎么变成牛的之后怎么死的,所以我们终究知道了牛是怎么死的/看的中间有一段特别无聊开始观察别的观众,看到看到一个侧脸特像马特达蒙,隔壁坐了一对情侣一直卿卿我我没停过,正想着他们后边观众真惨,其中一个就愤怒离席换到前排,太好笑了哈哈哈哈哈

天王寺吐梦

2021-01-01 00:04:31

伊朗新浪潮的代表作品。哈桑、奶牛、村民、强盗,四个因素的相互叠加形成了一个新鲜,一个朴实纯真的村庄的闭环结构的故事。前半部分哈桑对奶牛的无限关爱,和遇到强盗时候的害怕,和村民们一起聊天的肆无忌惮,同后半部分他的发疯形成巨大反差的对照。这样的简单对比,让人心疼、痛恨并毫无抵抗力。导演使用画中画的拍摄手法,特别是哈桑在牛棚吃草,学牛叫,在镜头里是被看的客体,镜头里窗户内的村民也成为被关注的对象。还有,村民脸部特写被多次看到,远距离摄影也让被写体成为轮廓线的存在,也是一个特殊的表达。最后的结局,在大雨里倒下的哈桑,定格于画面里的女人像都极具魅力!

D野千寻

2019-09-21 22:29:28

“我不是哈桑,我是哈桑的奶牛。”在那么贫瘠仿佛被上帝抛弃的一块土地上,人对人死后也很少会让自己变成死者,牲畜死后人却悲伤到让自己变成了牲畜。

有心打扰

2021-06-10 18:29:44

奶牛死了,他疯了,变成了奶牛。

Yinanaa

2020-02-07 05:16:52

伊朗新浪潮。现在导演来拍大概会拍成精神分析,就与becoming-cow背道而驰了。母牛荒诞而死,犹如《奇遇》中女子荒诞消失。不交代社会经济信息,唯有无处不在的凝视,便从俄狄浦斯结构中解放。盗牛贼来了的故事最终成真,一如“狼来了”的古老寓言,以实在的引入加强超现实色彩。母牛被扔进坑里,突降大雨打进山坡的坑坑洼洼里,人最终也倒进坑里,最后三分钟它不美吗?

河原宏

2016-09-17 16:50:18

表面上是人与牛的爱情故事 内在上其实是一则现代寓言 是对暴力和规训的批判

只抓住6个

2012-01-24 16:32:46

做伊朗电影的豆列,发现以前漏登了好多。这部伊朗新浪潮相当西方化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