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每分钟120击

每分钟120击》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老晃

2018-01-07 21:39:52

我看到的是民主最纯真的一面

弗朗索瓦张。

2017-08-31 05:35:36

前半段堪称惊艳,然而跟导演前作《东方男孩》相比,影片的节奏掌控力在后半段尤为让人失望。影片在第二次夜店特写尘埃时觉得要结束了,在集体躺尸抗议而且响起一首疑似片尾曲的英文歌的时候也觉得要结束了,在塞纳河水变血水又觉得要结束了。尽管最后的死亡段落冷静克制,仍然觉得累赘。

胤祥

2017-05-20 17:11:42

还是熟悉的「墙壁之间」或「东方男孩」的味道……比类似题材「平常心」拍得好,但跟「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稍弱。重点其实是社会运动和群像,这片处理的得还是有点散。但剪辑是真好,全靠剪辑提气。感觉影帝应该没跑。

猪大腿

2017-10-16 10:24:50

片尾出字幕的瞬间竟打不出那一记响指。走出电影院以后一个人戴着耳机默默走了十几个街区。CMBYN里最难过的泪水不过是美丽回忆的一个句号,可这部电影里最开心的相视一笑竟终是残酷现实的一页注脚。

匡一歌

2017-12-31 19:19:52

啊!跨年夜哭得一泡泪…有宏观视角:展现群体、组织及运动层面的理念和实践;有微观视角:展示个体间立场态度的参差冲撞、爱欲抚慰、痛苦与死。因此并不觉得后半段失控,恰恰它是个360度的补完,让你看到一场激烈浩荡的运动,不只是抽象的理念、主义和事件,更是作为其中一个个分子而存在的具体的人。

Ocap

2018-01-01 17:04:48

开年第一部。当多数求新的同志电影都在力图把“同性”回归到“爱情”时,BPM回归到了更本质也更同一的“生命”。格局上虽由大变小,实际却完成了从集体到集体组成、从抗争到抗争意义的递进。飞舞的尘埃诠释着散落个体的灵动魅力,血红的塞纳河一如群体运动逝而不息的壮丽。多次以瞬间提升整体,观感非常法式多兰。

嘟嘟熊之父

2017-11-03 23:17:10

不在漩涡中心,看一切都是浪花。

圆首的秘书

2017-05-29 17:53:22

当时坚信最佳编剧以上,最终评委会大奖也在意料之中。半群像,政治、同性和生命三大议题的完美结合,看似有些投机取巧,其实层层递进,革命友谊得以凸显,非常“法国”。去标签化、奇观化到位。结尾撒骨灰一段可以用震撼形容。生命就是一场狂欢。

SUZIR

2017-08-27 06:20:07

我不反同,但我不认同全片“我弱我有理”的逻辑——我是受害者所以我打砸抢扔血球泄愤都有理。没错,他们很无辜很值得同情,尤其是主角。但闹事显然成为这些尚未找到疗法,正在等待死亡的人的焦虑的发泄口。如果闹事有用,也不用研究所了不是吗?最后一段,男主去世后伴侣和别人上床求安慰是什么鬼?

九只苍蝇撞墙

2017-10-25 09:55:20

2.5。如坐针毡,后半程是听耳机里的哲学讲座才看到了结尾。让我想起了《墙壁之间》这类法国片,它是需要被关注的话题,加上一些煽情段落,有很强的社会意义,但我看不到它做为影像的价值。因为除去可被探讨的和可被感叹的,它只剩下了一些典型的法国式口头stereotype。

西楼尘

2018-01-01 22:03:41

舞池里的浮尘遇冷凝结暴风雪,浴缸中的血水外流染红塞纳河。19岁的欲望烈火干柴可以点燃暴风雪,26岁的骨灰扬清激浊翻涌塞纳河。绚烂的彩条中,舞动的啦啦操好似欢庆我19岁的骄傲;躺倒的队伍里,怀抱的十字架如同哀悼他26岁的早夭。会前宣布肖恩的死讯,大家打起响指假装若无其事,只因战役尚未终止。

朝暮雪

2018-01-02 10:26:55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像一个童话, 这里没有守旧的思想、歧视的目光,你可以大胆追求心爱的人、率性绽放自己的青春;《每分钟120击》像一场战争,LGBT群体、艾滋病患者处处受到误会、歧视、伤害、侮辱,一群年轻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使用他们的嘴舌、大脑、思想、信念、内心、精神杀出一个黎明。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