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二十岁》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愚子

2020-12-23 00:34:06

1、看这片首先得有耐心,就像一长篇散文,得静静地全部看完才能感受它所表达的思想内涵。2、没有战争,没有革命的青春,什么是最重要的,最值得认真对待的?3、曾经以为友谊不会变,曾经以为爱情恒久远,但是仿佛就在一夕间,一切都和想象的不一样了,成长就是接受这种不一样。4、土豆这个意象用得很好。5、相比这个导演,更喜欢尼基塔的风格。

镜子

2013-09-12 23:16:37

开场的镜头,和大雨过后的镜头很美,很有诗意,青春年少时的青涩,朋友之间的情谊,是这么的让人感动, 年轻时候的老塔很帅气,苏联美女真漂亮

Virgil

2018-10-11 17:34:23

@PYIFF 2018 | 还以为会是大闷片,三小时趣意盎然,好电影永不过时。放弃了寒冷的电影节开幕式来看,很值得。三个男青年的人生思考和讨论太有共鸣……尾随那个穿波点的姑娘、关于土豆的争议、和死去父亲的对谈:“他们都是在一个早晨死去的。”……

东北洪常秀

2020-01-24 16:17:53

青梅竹马的友情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在孩童时代,每个人都是天真浪漫的,只是友谊会随着意识形态的变化从而在根源上发生深刻地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情感,友情也同样需要维持,当昔日的朋友在意见上与自己分歧巨大的时候,这种震惊难以通过语言来形容,同样是在一起长大的人,但想法就是天壤之别。这部电影就是在讲述三个青梅竹马的小伙子,逐渐认清自己存在意义的过程,每个人随着自己的境遇各自发出对社会与时代的认识与阐述,达不成共识的年轻人,却依然要一起走下去。略微忧伤的电影。

Anastasia_Kwan

2018-10-20 17:57:04

53年莫斯科没有变化,天哪太想回到莫大了,生活原本应该有的样子。就很喜欢读诗那一段,莱蒙托夫普希金马雅可夫斯基,还喜欢Sergey和Ania跳舞的那段音乐,我个傻子死活想不起来名字…… 旋律明明全都记得…… (过了两天查了一下,是舒伯特的Ave Maria!我之前应该是听了Libera的童声合唱版所以记得)Я люблю Москву!!!

2012-07-30 01:38:09

非常小资情调的苏维埃电影啊,絮絮叨叨的念白在下半部的时候几乎让我疑心这又是哪位左岸派的倾城绝恋……

мая

2022-03-16 22:56:28

8.5,社会主义青年气象,有彷徨有失落有快乐有实干,在主旋律育人的大框架下整体基调还是很正向的。胡茨耶夫跟卡拉托佐夫相比,没有那么复杂的长镜头调度,他更强调一种纪实性,电影有很多展现苏联年轻人娱乐生活的桥段,五一游行、跳交谊舞、看冰球比赛,这种生活化段落通过写实的镜头记录下来,其实是非常具有影像价值的。电影非常强调与二战的勾连,特别与卫国战争精神的勾连,几乎每一个苏联家庭都有家庭成员在战场上牺牲,没有卫国战争,没有苏联,这套价值观是不容被抹去的。

獨孤島主

2018-10-01 11:13:51

借着“乌拉”一声,开始了他们的新世界

vivi

2017-07-08 13:30:42

前看“交际场─六十五岁以上男女的版本 Kontakthof - Mit Damen und Herren ab 65”

峰峰峰峰

2014-04-24 20:08:38

散文街头莫斯科,长诗怀梦惘二十。

德卡的羊

2020-02-13 19:48:23

70/100,很多部分有不少瞬间可以想及新浪潮的三人行,轻盈的、活力四射。但说到底是那个年代的苏维埃电影,很快就落入了某种意识形态的大网之中,但导演难得的保留了一点个体被困其中的忧伤,闪亮的挣扎。

lhansss

2013-07-21 08:01:35

画面足够美,一帧一副画,但无可非议结构好散,至少对我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