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忏悔

忏悔》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枫林挽秋

2014-04-30 00:05:48

集权专制的一个显著的表征是在民众中寻求政治的合法性,在行为上既欺愚民众,更框骗自己。《悔悟》:一部荣获1987年第40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电影,讲述一个集权专制罪恶与人性忏悔、惩罚的故事。作为导演阿布拉泽三部曲的第三部,本片被认为是苏联电影改革的“第一只春燕”。

豆友25323683

2013-05-14 20:16:57

前苏联的电影都更像是诗歌,各种情绪像生活化语言编织的“今日心情”。梦境的几个片段让我想到了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介意

2018-11-14 05:54:04

Deplorable that this is still cogently relevant.

火娃

2017-05-20 17:19:37

8/10。现代派手法比比皆是:阴暗得像宗教裁判所的水牢和囚车,被捕者在圆木堆上刻写名字供亲戚寻找,异见人士对就职典礼表现冷漠(女孩吹泡泡而父亲关紧窗户),祖父害怕历史污点曝光想射下围墙外的太阳,堆满掠夺来画品、父亲吃剩的鱼骨象征专制精神遗留,结尾老妇通向教堂的路口预示苏联改革走向末路。

胤祥

2018-07-30 06:08:40

阿布拉泽7部故事片完成。苏联二次解冻时期最著名的政治电影,戛纳评审团大奖+费比西,同时也是深刻内在于中国电影史(尤其是四代五代创作高峰期)内部的影片甚至思想资源。“跟被埋葬的独裁者死磕”,人物原型是臭名昭著的贝利亚。整体而言太过舞台剧化,拍得好的还是那些比较飞的段落(比如梦境),本片的政治意义和文化价值更为重要。花絮有两个纪录片:Lavrentiy Beria+Veriko Andzhaparidze

枯川满

2013-11-14 16:10:54

“诅咒你的名字、生活和事业!”祖孙三人最后落得个被曝尸、发疯和自戕的结局。片子荒诞、嘲讽的如此精彩不啻为抽向独裁者的响亮耳光。两个多小时的观影过程一点也不显得漫长。五星推荐!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