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契诃夫的那种丧气现实又浓烈的生活味儿了。或许活着或者说生活总要有些所谓的purpose吧,这样看来过的比较成功。或许也不需要有purpose, 生活里所夹带的琐碎已经让人精疲力尽了。无论欢喜还是悲伤,总要生活下去,life goes on and on and on... 忍受也好,享受也罢,只希望能勇敢优雅地去度过。就算一地鸡毛支离破碎之后,又或者是像三姐妹里经历过轰轰烈烈的大火之后,生活还是会回到它常有的样子。要夸赞一下这个舞台布景,油画一般的精美,窗子,窗外的植物阳光大雨,从生机盎然的绿意到即将入冬满地的枯叶,真美。再另外,RA好久不见十分想念呢,蓄着胡子有些沧桑的样子,眼神和魅力依旧让人倾倒,就算剧里角色在酗酒和放飞自我的时候,也很迷人。
俄戏英改,blood和讥讽多了,看起来就有种英国庄园的世故,而非困居大地的苦熬,镜头大量特写甚至台上手持,估计是服务小屏幕,三人对镜独白,直给三种丧的形态,有点把契诃(hē)夫暗流涌动的潜文本挑明了,但也让我想到,那种“无法真正生活”的痛苦,来自个人主义与阶层桎梏的张力,他们能看见光芒,却没有手能够着,只能用信仰、信念充实空虚的routine(医生再进一步去自然里劳作,就是托尔斯泰笔下的列文),结尾镜头摇过空荡荡的剧院,像是回应了“百年后”和“伤寒传染”的台词,疫情也像是一个戏剧情节,戏里戏外都是那句We are stuck here.
“I will endure it until the bitter end.” 最天真浪漫的少女却也是整个家族中唯一尚未被生活压垮的人,她的强大我无法企及。 那被迫整天聚在一起且无所事事的群像不就是COVID背景下受难的每一个人。想对大舅说,您甭安慰万尼亚了,100年200年后的我们,依旧搞不懂哲学,每天也要收拾无数个烂摊子,感谢网络,甚至全世界人的烂摊子都一股脑塞给我们看。 片尾镜头面向空荡的哈罗德品特剧院,一打眼我就看到了当时挡在我面前的那根恼人的梁柱。
Norloth
2021-07-03 11: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