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Lycidas

2019-06-16 17:51:56

4.5 各方面都颇见水准的处女作。并没有人出生就是恐怖分子,走到极端的自私和恶意,才会催生暴力之花。令人遗憾的是,从雨果的年代至今,世界还是那个悲惨世界,报复只能以报复回答,暴力的结果只会是更多的暴力。和前一场的《钱》形成完美的主题延续。(《黑色党徒》的结尾也让人有如此唏嘘)

玉娇龙

2020-03-30 23:55:38

高贵的雄狮在笼中呆坐,关不住弱肉强食的森林法则。沉默的眼睛在天空游荡,看不尽痛苦无助的芸芸众生。如果发泄怒火才能换来倾听,那凯旋门前的欢呼是否能驱散仇恨。如果好勇斗狠才能换来尊重,那马戏团里的哭声终究会扼杀笑容。在这看似宁静实则汹涌的悲惨世界,谁来给孩子们的天空画上一道彩虹。首先想起东木《完美的世界》,随后是保罗哈吉斯《撞车》,虽然本片的创作理念上主要突出的是社会意识形态差异所导致的冲突,但最终指向确实落在少年一代,面对那些气势汹汹的大人脸上的暴戾,他们眼中的凶狠,他们传递的恃强凌弱,他们遵循的目无法纪,统统尽收眼底,最后转化为少年手中熊熊燃烧的怒火,狠狠的砸向悲惨世界。相比东木刻画出的温情守望者,这里只有雨果笔下的邪恶庄稼汉。节奏的铺陈与社会视角的描摹精准且老练,完全不像处女作,看好导演。

唐朝

2020-03-27 00:49:23

在我们的文化和制度语境里,片中警察混乱中开枪打伤小孩,基本算是正当的。这帮小孩的野性和不可控,是我们的文化和制度不能接受的。西方法律或公民意识里对执法行为的合理性与边界线的争议,在我们这通常被简化为“你有没有配合执法者”的问题,没有,就是你的错。片中宗教和种族对立的移民社区,人性自由伸展,维持基本生存法则,在剑拔弩张中保持和平。这种管理方式,有点类似于西方初期对待疫情的态度——既然接受了不能(短期内)绝对控制的现实,那就采取措施防止它彻底崩坏。对待人性亦是如此,他们接受了人性复杂的现实,不去试图完全控制它,而是防止它沦落到法律不能容忍的程度,因此西方能够允许片中那样的移民社区存在。这种文化差异,正是我们的主流社会,不能接受难民或是那样的移民社区明目张胆存在的原因之一。我们需要一切都可控被控。

木卫二

2019-06-23 21:16:39

聊H-K之前,不如都先看看这部电影?其实没啥关系,只是看着结尾字幕,想起来事。巡逻警察小队两日游,在街区遭遇各种剑拔弩张的嘴炮,持续的精神高压,最终迎来大爆炸。导演把观众从世界杯的狂欢情绪,迅速拉入黑巴黎斯坦的生活日常——如果没有骚乱,那骚乱只是在青少年成长的路上。片子玩了个小心思,当你以为原来就讲那么大一点事,爆炸已经准备就绪,展开无差别攻击。三个警察代表了不同的群体,点火完毕的燃烧瓶,也留足了悬念。

谋杀游戏机

2019-05-16 01:19:06

看完大概能明白,为什么这位从没拍过长片的导演初出手就能杀进戛纳主竞赛。整个电影的观感从“渐入佳境”到“触目惊心”,开头就是一场以凯旋门为背景的庆祝大游行,然后三个便衣警察,漫无目的的街头巡逻,抱团的有色人种,不断触发和升级的暴力冲突,互相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除了真枪以外什么武器都上了,楼内警察跟一群黑人孩子的群殴戏震撼,而这一团乱麻只是因为两个顽皮小男孩而起。结尾在一高一低的对峙时刻戛然而止,留出开放空间。虽然总往雨果和悲惨世界上扣题略显刻意,但影片整体的纪实感、街头感、不着痕迹的调度与表演、对当下现实的反思对于新导演而言都较为出色。法国拍出这样的电影,选进了主竞赛,有的国家却……

九只苍蝇撞墙

2019-07-28 05:43:25

4.5。能感到一种和人物站在一起的贴身感。每个人的行动困境和面临的两难抉择都刻画的惊心动魄。本以为影片会结束在非正义和不公平的和稀泥状态。但是创造者的视角高出一筹,他意识到无论是警察还是黑帮,正义公平的缺失,对责任归属视而不见的一团乱麻,必将导致最底层受害者无因暴力式的无政府式反弹,所有的好人、坏人和中间分子都会被拖入无法解扣的互相仇恨之中。整个世界任何的观念、制度、种族、宗教和阶级冲突最后都将面临这样毁灭性的困境。特别是在耶路撒冷这个城市看到这样的影片,感受尤其强烈。本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应该在这里,这个评审团真是由一群毫无视野的文盲有闲阶级白左组成的。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