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往印度之船》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狄米

2011-05-19 05:48:08

虽然电影有点幼稚,但是大师总是把人的真性情抓得那么准,太有认同感了

木羽笙

2020-02-16 23:58:11

个人解读:儿子通过对父亲女人的占有完成对父权的僭越,结尾表明从精神上成功杀死父亲

小匈奴人

2018-12-01 00:36:17

第三部,伯格曼的父权和不伦关系也出现了。像是《亚特兰大号》的续集,与前两部中的火车不一样,这一部是船。火车像是划分田园和城市、贫困和富裕,电影里的船长父亲则是一辈子漂泊流浪,最后靠不了岸,畏惧失明。结局太谐了,照我说儿子明明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和收藏品,居然拯救了女人,拔锚起航了…

余啸

2019-01-13 19:01:41

CC伯格曼套装,近8分。 1,相较前一部,此作舞台剧痕迹更浓,可称之为伯格曼的诗意现实主义,依然是导演的学徒期。 2,父子共同的情人,人物关系与道德的考验扑面而来,父亲形象令人记忆深刻,心理历程的铺陈刻画让人信服。 3,约翰内斯下水前,用机器暗示心跳声;父亲压水泵,采用多角度、各景别拍摄,气氛烘托相当到位,是全片最精彩段落。杀人未遂后,音乐和灯光对父亲心理的揭示举重若轻。 4,艺术指导和摄影颇亮眼。 5,年纪轻轻对这样不好把握的题材驾驭自如,刮目相看。

酱之

2020-11-03 19:51:04

又是追父母的情人,这样的设定确实有天然的爱和占有的冲突,但相比《危机》,这里替换成父亲就有些奇怪,在反抗父权和挣脱占有间很别扭。中间在船内的四人戏还是蛮不错的,就是将沉之船和大船的符号运用太平了。

坂本林檎

2020-04-07 19:51:26

梦回青年,在野草莓中运用到极致。父亲霸权下的盛压只靠爱情挽救,可惜爱人同母亲般软弱。

给艾德林的诗

2020-11-24 16:36:09

剧情之诡异就和时不时的画外音一样悚动,反父权之围靠争同个女人,难道还不是颅内风暴加强行舒适区的产物咩?

TARDELLINO

2018-02-03 01:02:43

总体有点牵强但每个主要角色都有动人心魄的时候。看多了觉得男主真的很帅

Parker Li

2018-08-17 23:48:49

【YVR-que】船的远行也是父子关系和对于爱情/情欲的追逐。但这部作品的内核比大师其他作品实在显得世俗了些

峰峰峰峰

2014-11-20 19:51:52

坦然看待挫折,心怀希望

琐声

2020-10-10 00:36:10

伯格曼的人伦情节逐渐呈现出来,与第一部《危机》相比,这部更加对抗父权并以父子同争一女的故事展现对父亲拥有事物的抢夺(甚至以某种“拯救”的形式出现)。将远方看做另一种存在,那么男主简直是降世来拯救女主的了。伯格曼在这部中的构图以及布光的精巧可见功力。

[已注销]

2018-02-12 14:24:46

对父权的质疑,对黑暗的恐惧,对贫苦的厌倦,归结到底,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往印度之船,绑架了情感。对黑暗的恐惧,在见到脸谱那刻体现到极致,又在回忆梦境过后逐渐光明。依旧描写爱情、家庭,这次却着力于家庭的角度。 这次伯格曼把画面设定的重心外景挪到了内景,从布光中将黑暗与光明对应。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