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掉书本上街去》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萬和生

2010-02-26 09:51:50

这些段落的颜色真让人受不了,颓废一片。

hallucy

2020-12-21 22:21:43

喜欢寺山修司的美术风格 但是叙事还是太过于诗歌了,显得冗长,日式cult的沉闷抑郁,似乎又能从每个杂乱的细节中看到昨天同样的影子……

海边的索塞罗

2019-02-16 21:16:24

二刷,太生猛了!如此大胆、自由、狂放,如此痛苦和充满才华。这种电影也只能出现在那个日本思想自由经济腾飞的年代,有一股强烈的呼呼自由解放的精神,如同片名本身,如同这部电影的形式本身。 所谓打破第四面墙现在早就是泛滥的用法,但这部电影的破墙用法是我见过最高明的之一(另外一个是他的日本前辈黑泽明),一头一尾告诉观众这是一部电影,将主角从中抽离出来。间离的手法无处不在,无论你喜不喜欢,夸张的滤镜、运镜和剪辑都会让人印象深刻。 不过段落和元素的拼贴、割裂感较为明显,没有像寺山修司后来的作品一样形成有机的整体。

冬寂網路

2021-04-11 17:47:42

一个同《圣山》的拉镜头终结掉整部影片,正如同前面的白屏,以及影片开场时反电影的黑屏。寺山修司相当迷恋人物直面镜头的独白,打破第四面墙《抛掉书本上街去》混合了60—70s的新浪潮城市游牧,以及寺山修司色彩滤镜之下的畸形家庭。另一方面,又是一部城市行为艺术实录。青森县的回忆是绿色的,少年在破处仪式后拉开帘幕,房间成为麦田。粉红色滤镜中,妄想的人力飞行机被烧毁,而当北村英明沿着电车轨道奔跑时,极度不稳定的长镜头同时具有了空间性与解空间性,空间随着不同主体的叙事呈现不同的记忆,在寺山的最后一部作品《死者田园祭》中,这些成为了回溯,修正的对象。但技法略显生涩的《抛掉书本》中,他依然相信这些言说出来的东西,正如同他像那个时代一样关心战争反思,马克思,以及在日朝鲜人问题,但这些探讨,教条又似是而非。

Z

2013-08-20 23:09:50

不知为何,竟觉得蛮感动。

公園仔

2006-11-11 00:42:30

20061110 1930 Science Museum

2013-08-29 22:41:30

“痛苦是不变的,变的只有希望而已”,cult到令人痴迷

电个爆炸头

2017-01-11 23:42:18

快速,生猛,荒芜,幻想与现实的剪贴,情爱与性欲的玩笑,反抗与无能的结合,通往烧毁人力飞机的途径,诚如你引用安德里.马尔罗所说:“痛苦是不变的,变得只有希望而已。” 但抱歉啊,我早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了。

bravado

2016-07-11 23:16:05

神作。真的牛逼。把一部青春片拍成这样,创造力惊人。配乐满分。人力飞机,烧毁的美国国旗,打开窗帘的麦田,青春残酷物语。最后电影结束,男主的独白,我讨厌电影,再见了电影,有时候电影里的梦想照在现实中,我已分不清楚是真实还是虚假。

李和百万幽魂

2012-01-16 09:47:20

bhiv2ru6 dn1u7msy aqk8pxwo

雷宝珠

2014-06-23 21:11:09

寺山的片都一个调,单色滤镜、妓女、裸体、动物尸体、一堆意象,再加几句诗和自白,配上和风摇滚,表现青春残酷末日绝望气息,像mv不像电影

有心打扰

2018-06-30 01:04:25

如同怨妇一般,愤怒的哀怨。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