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花筐

花筐》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Morning

2018-04-20 13:26:51

我的大林宣彦老了后感觉变成了铃木清顺,虽然我不喜欢,但或许他完成了对自我的诉说,他痛惜了生命里那些失去的东西,想要再一次跳出电影,去触摸这些无法控制而发生的一切。那个因追逐萤火虫而到达的梦幻场所,只在这个老导演的梦里。

Kiyoko

2020-04-11 18:36:46

对日本沉重且复杂的情感,当作遗作来制作,献给自己民族最深沉的爱和恨。奇幻和怪诞,浓墨重彩的物哀,搭建起对战争年代的扭曲记忆。赋予物和旁白双重意味,不断用古典化复调,错位加重对民族的爱恨情愁氛围。最终全部对位,鲜花、血、药、月光粉、破碎镜子等。氤氲在主动发起战争下的被动,哀念生命逝去。反思日本对内和对外(满洲)的启蒙救赎和净化说辞,极致表达战争加害被遗留的女性和被迫为战争牺牲青春的男性。为此“向死而生”是镜头里最强烈的表达。影像上,极致色彩鲜艳衬托淡雅物哀,庞然大物扭曲战争记忆。忽视镜头轴线规则,采取镜面反转,随意跳切。镜头前后重复对位物的复调。整体将美那象征日本民族,民族的青春终止于珍珠港战役之夜。反战、反思、一代人为民族而死和新一代的自我选择,战争民族青春混为一体,人和民族的青春毁于战争。

穿山

2018-04-20 00:25:34

昨晚临时抱佛脚看了半部《鬼怪屋》,对导演的“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有了点粗浅的感受,这部也延续:五光十色瑰丽妖冶的舞台感、玩特效摄影和东西方音乐混搭,但还是被跳轴、镜像惊到,心理现实的想象力别具一格;战争期青春物语,生、死、性本能的缠斗,每人都贯彻自己的处世哲学,美、绝望、超脱。

乔小囧

2018-06-16 13:01:12

太飞了太飞了,结尾的中心思想总结陈词未免过于直白了吧。阴郁的海包围着富士山,花瓣与萤火虫等待凋零,还老逼着问大家跳不跳崖,没办法,岛屿民族的精神底色总是悲凉的。

夏日么么茶

2018-06-22 13:05:54

@影城 常盘贵子样子一点也没变呀!比4年前《四十九天》看上去更年轻了。泪点是“想用照片把她永远保存下来”,眼泪噼里啪啦地掉。布景打光太美!大林宣彦式狂欢,太喜欢!

千与

2018-06-18 14:57:46

有人拍摄真实,大林拍摄梦镜。树林里有人吹笛子,一些人睡着了,有人是吹笛子的人,也有人会踏着夜色去寻找吹笛子的人。我不擅长吹笛子,我擅长捕捞

青花鱼味噌煮

2018-06-16 23:01:30

人生top1了,哭到说不出话来,每分钟都惊艳,三岛+太宰+黑泽明,暴烈的死之美,梦幻泡影,极致的狂气和痛切,那样磅礴,势不可挡,巨大的圆月压过来,怎么可能不被击碎,所有青年在那个夜晚纵身一跃,死者从未存在、永生不败,战场中心的生命是淋漓鲜血,青春必要坠入海洋。

ChrisKirk

2018-04-22 23:40:48

形式主义至上,以饱和色块区分信仰与秘密,被战争逼迫着成长的下一代始终自持观察而非参与的眼界,因此每个人都肆妄质疑梦幻现实的边界,摇旗呐喊百年孤独,也被“分帮立派是对自由不同方向的摸索”障目,忽略置身幻象的绝对性;虽然战时生活连同战争一起被遗忘,但这份遗忘不正是生命力的体现?

被子

2017-10-28 07:28:15

即将到来的战争日渐侵蚀小城的宁静 纯白的濒死少女如血色玫瑰般绚烂绽放 生死之欲让一群人的青春更加肆意痴狂 喷发出各色的爱恋憧憬嫉妒 不自然的合成画面恍如梦中 文学性实验性兼具的魔幻世界 几度联想起黑泽明的《梦》 这样的时代居然还有人拍出这样的“梦” 有点不可思议

圆首的秘书

2018-04-23 01:58:05

如果有一天能有机会拍一部自己的电影,我一定要拍得像花筐这样优美恣肆啊。

了不起的花轮君

2018-06-22 12:45:19

昭和幻梦。门胁麦有一种弱小可怜无助又变态的气质,在当今女演员中十分稀缺。

柯里昂

2019-01-29 22:11:56

1.哪看得出是八十岁的作品;2.哪看得出是八十岁的作品。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