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野梨树

野梨树》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兰波

2018-12-15 13:56:11

年度十佳,应把《冬眠》所享待遇跟这部调换下,我心中的2018金棕榈。对比李沧东的愤怒化为无政府主义的虚无和荒芜,这片道尽一个青年人面对俗世无数难题所发出的无可奈何的迷茫和嗟叹,几乎是拳拳击心,相信很多从中国乡村走出来不甘刻板生活的朋友会有更多共鸣。杰兰高超在于,用一对父子的生活困境和相互谅解展现知识分子阶层在土耳其是如何慢慢被折磨至卑微和无反抗的,并且,奉行埃尔多安那套,用行政手段暗渡陈仓地反对世俗化,反对蒙昧,反对特立独行,是这代人悲剧最深沉的肇因,未来教师被拉去当特警只是土耳其无数年轻人最终面临的妥协。杰兰还不满足,相继诘问了商界、文艺圈(类似帕慕克的作家)、神职人员、小市民、他的愤怒和反驳才是基于世情和现实的批判,而不是继续躲在契科夫背后做为一个功成名就之人的唠叨,生活就像挖井,永远不歇。

Derridager

2019-02-01 17:40:10

肚子里刚有点墨水时都是这样的,要自勉。好玩的是毁坏美人鱼手臂的那段,把手臂推到水里后,锡兰(Sinan)颤颤微微地躲到特洛伊木马里,外强中干地让人想笑。诸如此类的一些片段,让人觉得锡兰(Ceylan)很真诚。而成长,就是跨过这些瞬间,明白自己的平凡。

狄飞惊

2018-12-27 00:54:17

感觉这部的创作素材应该就来自于导演的个人经历,单差片头或者片尾一行字幕:献给我的父亲XXX,虽然是意料之中的失败者之歌,但最后一幕还是击中了我。问题是,要不要用三个多小时的内容来如此长篇大论?将三人行那段讨论及主人公和作家的那番辩论删除,电影估计就可精简到两小时片长,这样会不会更紧凑有效?导演的风格是否需要高密度强思辩的对白来强调巩固?要和《冬眠》比的话,我觉得是差在格局上,《冬眠》里的那些台词与主题是匹配的,或者说,它的叙事主要就是依托台词且呈纵深化推进,而这部则未必有那么契合,删减部分台词,并不会对它的叙事造成太大影响。所以要说锡兰在炫耀,他炫耀的不是摄影,而是这个剧本里的部分台词,那些烧脑而又形而上的对白,并没有完全放对地方,福茂建议锡兰做适当删减是对的。

寒枝雀静

2018-12-18 22:34:23

2.5 / 仿佛浪费三小时看了部青春家庭成长情节剧,还乡叙事下大写的矛盾+煽情+人生哲理,几乎每一个段落都拧巴抓马又非常粘稠地搅在一起,真的是再多片长和台词都无法掩盖的单薄啊。事实证明沉溺于自我剖析和自我沉溺本身并无太大不同。现在非常疑惑当初到底是怎么给《冬眠》五星的?

Peter Cat

2018-05-05 06:33:58

电影-戏剧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九只苍蝇撞墙

2018-10-09 03:38:28

穷困屌丝乡村文学青年怼生活全纪录

子戈

2018-12-11 21:10:48

全片188分钟。 选了一个困倦的下午看,以为会睡着,竟然没有。 影片讲述了一个励志成为作家的青年毕业后回乡的遭遇,有点《杰出公民》前传的意思。 不同的是,这个对什么都看不惯的“杰出青年”并没有如愿,而是和他最看不上的父亲一样,沦为了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影片中的几个诗意段落都拍得漂亮极了,大量嘴炮的部分也因为对白的精致而抵消了视听的单调。 野梨树——一种不合时宜的树木。 影片讲述的正是不合时宜的人该如何生存。 生活就是脸上爬满了蚂蚁,还要固执地睁开眼。 生活就是挖一口可能永远也见不到水的井。 野梨树长得粗糙,果实干瘪,但别有一番滋味。 影片最后用一场父子和解来达成了对现实生活的接纳与继续反抗,格外动人。

PureSucker

2018-05-19 04:08:23

啊,真是大师。就是角色喋喋不休实在太辛苦了,一场阅读理解考试,

文森特九六

2018-11-25 18:25:26

建议锡兰去写书,对于规避繁琐和详尽描绘的悖论,影像的接受程度较之文字显然是快速和被动的,电影无意义更无义务作为文学的替身来反慑本体,回看锡兰的作品年表,他亦在动用一切可能的视听花招来消解“阅读感”,如此以来,那些大段长篇对话段落的保守式保留,实则就有些“盛名之下”的无解,尴尬,和可笑了。

胤祥

2018-05-19 06:28:56

5500. Cannes71 7分。摄影好的没话说,看到金秋的山野啊冬日的雾气啊树叶间的阳光啊都美好极了,然而半小时起的不着调对话实在是无聊,根本没有必要搞这么长……关键还不只一场。所幸各种小招数都不错,没事儿翻个做梦什么的。结尾半小时感人至深,差点就能翻盘了。不着调的爹和又丧又嘴欠的儿子。

鲜有废客

2018-12-10 01:24:06

其实和《冬眠》很像,男主角就像是《冬眠》里的男主一样,到处想要找寻思辨的出口,不信宗教、鄙夷社会、反感过往和家乡,然而他终究逃不了,到底还是在爷爷家门口挖井。 锡兰的电影越到后面,越感觉不是超现实的画面惊了我一下,而是里面的时间感。譬如在《野梨树》中,梦境可以很悠长,现实却可以用两个画面直接打通。男主在家停留的日子和当警察归来的日子,一个凝视镜头就可以越过去,这种神奇感不在于省略,而是在于连贯,他在不经意间让本来存在的触感流到了另一个时空,这让人毛孔结冰。

Giacomolyu

2018-05-20 11:59:38

79/100 冬眠话痨之延续,很好奇这些年锡兰发生什么?从惜字如金到台词轰炸,废话都彰显了文学底蕴,我还是吃这套的啊。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