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塔利娜·瓦雷拉》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bloom

2020-02-21 10:35:32

太好看。熟悉或不熟悉科斯塔的人,都应该能够看到这部电影的惊艳绝伦,那些默片式的镜头、那些仿佛融合了超清摄影和手工上色的画面在电影院里看一定能带来极大的享受。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又有些太完成了——乃至太精致化,太臣服于人物,似乎回到了某种传统、某种叙事或者某种过于明晰的英雄人物的范式。另外,可以开个豆列:“在结尾回到我的房间。”

德卡的羊

2020-02-12 20:11:57

科斯塔还是那个科斯塔,仍旧在走向极致的路上。单一镜次内愈发强调了空间的作用,厚重而坚毅。纵深与边线、凝视与阻隔,连重色都显得如此凝重,苦难的人在黑暗中被摄影机轻轻抚摸,颤抖的手与环绕的声响做着某种共振,诉说着永不终结的方泰尼亚。//我反倒觉得几场外景更美,能看见遥远的天空。

你所期望的永遠

2020-02-13 00:59:06

这般太阳夜晚依然闪耀。

Olafisaac

2020-02-12 16:13:04

Vitalina带着其充满神性的轮廓出现在画框中,人物溶解凝滞为景观的一股内力,在严谨平稳的诵读节奏下,将所有的中介层分离出来。电影精心搭建的残缺场域是一种记忆的容器,诵读者在巴洛克的影像里游荡于过去与未来之间,时间性的语法是唯一抵抗混沌意识的存在。一种幽冥而超自然的力量闯入,将人物围困于身份政治的夹缝之中。

seabisuit

2019-11-11 14:40:58

坐第一排仰视观瞻了屹然成仙的科斯塔洛迦诺金豹奖作品,迷之打光让纯黑人演员大量夜戏破败的场景焕发更多的生命力和艺术表现,甚至会注意捕捉到银幕上每一个反光点,被阴影覆盖的边框反而起到了延伸的作用。固定的镜头(有两次移动)几乎没有重复的画面(只有首尾的小巷和拍了四次的祭台也都稍有变化),导致眼睛不想错过每一帧欣赏。但是这个从非洲到葡萄牙的被移民者惨兮兮的故事和宗教意味实在太不好进入也有碍理解更深的含义了。金马56

qw0aszx

2020-02-22 02:41:03

数字摄影确保了黑暗的纯粹,Vitalina撞到门框的那个镜头动作,好似用手将布在脸上的阴影抹去,可能是用阴影在银幕上作画的最高一层境界。

亵渎电影

2020-02-19 02:40:33

QY-328,科斯塔的美学风格达到了极致,这次的故事在细节上也非常的精巧细致,很多呼应的细节在交代人物的关系和故事前后的逻辑,来辅助观众捋清这个故事,称得上是一部导演的巅峰之作了!这个女人的眼神太有故事了,喃喃自语中探寻着她的爱情和她的一生。

btr

2019-10-07 00:21:23

BIFF 完全成熟而精彩的典型佩德罗·科斯塔风:近乎油画般的布光、表情、身体局部的特写(脚/手)、缓慢的动作、方泰尼亚逼仄的空间感和暗示的剧情。最精彩的还是声音处理,交织着外在世界和内心感受(单看文图拉抖手时的声音处理就很厉害了)。

多不利登

2020-01-02 21:03:42

2020005 三星好片。 美学越来越追求极致 但是叙事依靠了大量对白 有点割裂。让观众看到比让观众听到更好。或许为了美学完全放弃叙事也行。Costa美学和叙事比较协调的是《旺妲的房间》 因为是一个现代故事。

罗宾汉

2019-10-07 23:08:20

作者风格独树一帜,大部分情节场景都深陷在黑暗之中,打光镜头仅仅露出人物的脸孔和手脚,神父抽搐的双手、女主角的眼泪,让人难以忘怀。不少画面更具有油画版的古典质感,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宗教味道和悲剧暗示。光影明暗的极致处理让人恍然入梦,而且是一场难以醒来的噩梦。影片对白不多,侧重在刻画环境气氛,梦境与现实的边界难以分辨,却透过这种风格化的处理反映出女主人公对亡夫的思念,同时也对这个贫民窟生存状况有一个超现实与感性的描绘,比常见刻意卖惨的现实主义有更意想不到的效果。

思路乐

2020-02-26 19:11:35

【B】一部关于人类如何驯服“光”的电影:白天的光在情景里是被动的,它们在阴影下被排挤、压迫、割裂;夜晚的光则重新占据了主导地位,它们在黑暗中负责引导、探索与静默。在这呓语空间内,光线为那些模糊的人物构建起属于他们的舞台。最后,在近乎魔幻的白日之下,“光”终于摆脱了创作者们的控制,在眩晕中携带着灵魂远去。

heigoucheng

2020-02-18 18:45:52

王家卫的船票,科斯塔的机票。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