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塔利娜·瓦雷拉》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丁一

2021-01-21 02:15:27

见过为美术而美术,为摄影而摄影的,还没见过为打灯光而拍的电影。恍忽间,好像看到李康生站在苏丽珍买面回家的转角路灯下抽烟~

feeling

2020-10-08 17:54:31

影20358:导演很讨巧的的使用光影讲一个简单的故事。少许台词也充满诗意与神性!幽中有明,暗中有鸣!亡人的生命价值在于被悼念与被追忆,才让这场葬礼显得如此肃穆,逃离的人有乡愁,欲归原乡。(一开始想到色达的小房子;100分钟的明亮小屋有些突兀,最后几分钟的明亮葬礼有些多余,最后的镜头与100分钟的镜头合一起多好。)

幻のillusion

2020-02-12 13:47:12

8.3 第一部科斯塔,某种黑白电影。科斯塔强烈的作者风格与电影的语境非常匹配,低曝打光,纯黑色调和舞台剧式的打光赋予了电影一种如宗教式的肃穆。Vitalina随着死亡而来,在沉寂的黑暗中她带来了光,空无一人的教堂有了信徒,情感受挫的儿女得到安抚,破碎的一切也修补如初,于是白日终于出现,局部的场景成为了完整的空间。丰富的画外音和画外空间构建出了一种鬼魅的质感,慢慢悠悠的调性更是突出了影像的迷人。

oDD-O-o

2019-11-07 22:02:42

金马第一部。在极度精美如画般的摄影后面是非常空洞乏味的叙述。人物静止似雕塑,镜头全部固定,只有寥寥几个摇镜。画面只有中间一小块是亮的。所以人物在这样的光影下仿佛雕塑。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依旧令人度日如年。

喂饭

2020-04-16 22:59:12

Costa最sensitive的、纯粹极了的电影,回应光线成了人们唯一要做的,因为忘却肉身的人只剩下灵魂了。这种单纯的动机也不自觉填补了最原始思路与最精致形式之间的隐秘丘壑,是不可拆解的作品

欢乐分裂

2020-02-15 22:04:48

2021-2-4重看。科斯塔一贯的打光美学,局部光源穿透黑暗,聚焦于苦难深重的脸,折射于粗粝墙面,共建幽冥氛围;用光如泼墨处留白,人形于无限幽暗处剪影如鬼魅,一出似梦非梦的追忆。 与记忆中明媚的佛得角成对比的是追述中幽冥环绕的往事,以及陷于光线深处的里斯本低下层现实废墟,无法用葡萄牙语沟通的失语境地,无法控诉的亡灵;结尾终于转向明媚室外,屋顶上开启的新生。 透过铁栅栏窥视失去信仰的神父,如头顶荆棘的耶稣,惊到了。

滑浆板落水

2020-02-11 12:14:07

经常听到人说创作者要和人物站在一起,思来想去也就科斯塔做到了如此这般地倾听人物诉说。

HarperDie

2019-10-07 21:40:27

佩德罗·科斯塔对固定机位打光的把控已经到了艺术品的程度,光的明暗变化对故事起到了强烈推动作用。饱受疾苦的妇人,赶赴被弃自己的亡夫葬礼,目睹的却是后续剪不断的苦涩。生活的拧巴,填不满,也掏不空。

BIG J

2020-04-17 20:30:24

默片布光的味,调色调抽筋了的味,演员眼珠子转劈叉的味,导演一条就喊过的味

五点共圆

2020-02-11 10:11:29

成熟的佩德罗·科斯塔风格,方泰尼亚的延续。黑色为主的光影布局形成了压抑的美感,而这些又与作品的沉重相连接,令我不禁怆然。2019年最佳。

哼哼.floweray

2020-03-16 21:50:38

世界上的眼泪自有其固定的量。某个地方有人哭起来,另一个地方就必然有人停住了哭。 笑也一样。如此,我们就不要去说我们时代的坏话了,它并不比以往的时代更糟糕。我们也不要去说我们时代的好话了。

TWY

2019-10-07 09:26:19

哦,黑暗的光,光是黑暗,黑皮肤的阴影活在这片黑中,也如沃荷的特写般凝视着它,宁静又悲怆,科斯塔触发了太多的回忆,面对死亡与告别,我们是否都“太晚了”?最后一镜似乎对此有话说。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