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剃头匠

剃头匠》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29”条评论

影迷点评

伴读小书童

2018-07-08 16:48:14

4.5星。剃刀贴合皮肤,刮下胡渣的声音令人分外着迷。想到外国有人做慈善,为流浪汉提供移动洗澡间——人就应该干干净净地活着,不单是为了让外人看见,也是自尊的表现。生命的时钟终究有停摆的那一刻,死后没遗照,可乎?行将就木,还惦记着雏儿,可乌鸦何曾反哺啊!拆掉了房子,折掉了历史。

私享史

2007-06-30 15:05:36

电影频道临时换成这部片子了,巧!关于金钱和死亡。

莱尼圆

2020-03-05 13:59:07

胡同里的理发师,非职业演员们的表演贴切而自然。影片很好的还原了老北京的风貌,随着时代和社会迅速的变迁,那些旧时代的符号不可避免的终将逝去,而真正让人们挽留的惋惜地正视这些匠人的精神

Di

2013-01-02 15:29:56

前四分之三都是极好的,不紧不慢,让人很有代入感 - 想必每个人在老人身上都能找到自己熟悉的影子。尤其是老人对着录音机说话那段独白...可惜最后20分钟有点不够利落,反复玩弄观众的期望。总的来说,能够在看完之后对于父母以及自己的晚年都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思考,非常难得。

孬爷爷و

2015-10-11 01:57:23

这片子太牛逼了,2014年有一次我从德胜门那儿一家医院出来,走了什刹海然后绕了几个胡同,回新街口外大街,那是来北京这几年来第一次去什刹海,第一次感受到老北京的味儿。这片儿,有那种老北京味儿。有一个镜头,敬大爷打电话给殡仪馆,对方啰嗦,大爷默默走了,镜头转向电话亭对面一对热吻的情侣。

津五渡

2017-10-11 20:50:22

太喜欢这片儿了,距今也不过十多年,却有一种看老照片的脉脉温情。一点都不意外本片在日本受欢迎,这种在一个行业做到极致的小人物的人生,就是日本喜欢的人生。老人们根本就不用表演,就是还原生活。胡同还是那个胡同,什刹海还是那片什刹海,老人们估计都干干净净的走了吧。人生暮年,五味杂陈。

董小长

2014-05-28 22:40:28

20140528jtl时间就像那座老座钟,总有停掉的一天。剩下的时间,多给老人一些,因为他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老人的世界,与这个世界慢慢开始脱节,不再变化。人活一世,形形色色,也不再有波澜。有些台词很用力,大部分时候都在情绪里,节奏、声音、气息,都很不错,干净简单沉稳真实,比桃姐好。4.5

易老邪

2014-10-21 18:35:51

乍一看那个文艺范儿倒还挺正,但细看下来却是各种错乱和别扭。对比原版纪录片,本片有失真实自然,硬塞进太多空洞苍白、矫揉造作和自以为是的东西,钟、猫、假牙,无聊的空镜、没头没脑的感慨、春晚小品级别的嘲讽批判…编导把自己浅薄鄙俗的想法强加给人物,把历尽沧桑的古稀老人硬拍成了矫情的文青。

狄飞惊

2015-12-15 16:57:45

小人物的活法,老实细致的拍法。同样是讲老无所依,可以和哈内克的《爱》作个对比,非要分高下的话,《剃头匠》差的是灵气,属于电影理念问题,这就没办法了。

姜纪存

2014-03-09 14:54:43

老爷子对着遗照发呆的一幕瞬间眼眶湿了:大学买了照相机之后妈领着外公过来,说给外公好好照一张照片,以后留着用。当时外公老年痴呆已经很严重了,不太懂照相做什么,我是懂的,心里倒没那么难受毕竟人还在。今天看到这幕是真难受了,大学毕业时外公去世,那张照片真的做了遗照

Panda的阴影

2016-02-14 10:46:42

曾经被豆瓣误导以为这是「纪录片」?现在看完后,谁要是跟我说这是「纪录片」我跟谁急?……开片第一组特写镜头,不禁让我反思:纪录片不应该是在尽量不干扰拍摄对象而真实地用声画还原真实?结果,这真是剧情片!……老北京风味,真让我想念北京;拆迁,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和亵渎;……,我好想你!!

Andor-Genesis

2007-08-25 01:52:25

里面的每个场景,每个镜头,都令我难以忘怀.鼓楼,后海,地安门,神奇的地方!~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