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凭空而来

凭空而来》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t^h/

2017-08-20 17:27:07

选角导演可以加个烤鸡了,小男孩出场一场戏就可爱得让人忘不掉。喜欢结局,女主在海边实现了前两段所求的东西【我敢赌这电影出下载后豆瓣上会一堆骂洗白的。

谢飞导演

2018-12-03 22:05:47

又是一部欧洲反极右暴力主义的片子,女主真好,不愧获得戛纳最佳女演员奖。导演阿金是土耳其裔德国人,2001我在柏林节和他一起做过评委,他那时才28岁,是刚在洛迦诺节上崭露头角的新秀导演。记得他看完同是青年的我国导演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后,忍不住地不停夸奖,评议时不用我多说话,让影片获得了评委会大奖。这些年他的作品一直关注欧洲移民现实,获得过金熊等各种奖项,本片还获得了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广受认可。

Henrique Asano

2018-04-11 10:54:55

一种主观情绪的宣泄,而不是有深度的对新纳粹的控诉

LORENZO 洛伦佐

2018-04-30 05:28:28

戏剧张力爆表,克鲁格演得很令人信服。本以为会很政治化强硬输出价值观,结果看完觉得处理得很好,很真实。新纳粹主义近年在德国不死反增,作为社会问题本来就要有人关注,何况关于这个话题的电影很少,除了[浪潮]说不上几部。那些吵着说圣母右翼的请闭嘴,新纳粹主义也反亚裔,和难民问题是两码事。

大海里的针

2018-04-20 17:13:12

《方形》:欧洲要圣母到什么时候?《凭空而来》:欧洲的圣母还远远不够。

谋杀游戏机

2017-05-29 00:56:12

本来排片表上的是另一部竞赛片,最后一分钟临时改放这部,观众一脸懵逼,70届戛纳便以这部三观奇异的剧情片作结。看完觉得克鲁格影后应该没跑了,从悲恸到愤怒到麻木,发挥空间很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纳粹主义行径,现有法律体系已无法伸张正义,最后将一个女人逼至以暴制暴的结局。会引起一些争议吧。

圆首的秘书

2017-06-05 14:54:27

看哭。法提赫·阿金敏感地发现了欧洲问题的症结:不是穆斯林,也不是移民,而是金发碧眼的极右翼势力。最后的同归于尽的爆炸像是一种向新纳粹发出的宣言,而这个宣言又是那么阿金!结构严整,情感充沛,叙事流畅,技术高超,对这一届电影节来说,凭空而来本身就是一枚超大号炸弹。

舌在足矣

2018-01-04 07:48:01

克鲁格表现完美也无法掩盖影片的粗糙。中段法庭戏除了几次对峙简直是敷衍,根本不能表现“司法无法伸张正义”,自然也无法合理化第三幕克鲁格的选择,更不用说全片散发的一种电视电影的廉价感了

木卫二

2018-03-30 00:27:17

许多影迷在讨论问题是大是小,是面对还是闪躲,是担当还是投机——就像菜市场讨价还价。但就好比死了老公孩子,这种事情对外人而言,你还能用大小来判断?尽管阿金还放不下三段形式,但层层递进最后以牙还牙的决然,还是觉得心理转变很自然。第一段那种雨水不断,阴郁静默,遭遇死亡确实太绝望。

米粒

2017-12-15 21:53:25

看完才发觉阿金是个多么悲观的人。从人生的另一边中的没有答案,到这部中他给出了唯一解决方法:玉石俱焚。很难想象这短短十年是什么让他的心态产生了如此大的变化,或许这个世界是真的完了。我其实还是不太同意这种悲观的做法,但移民的故事总能找到共情的切口,尤其这次戴安克鲁格还演得如此动人

康报虹

2018-04-20 00:04:53

私以为戴安·克罗格在本片中的表演比科恩嫂在《三块广告牌》中的表演更加出色,后者演出了绝怒,而前者还演出了绝静。女主以暴制暴、以眼还眼,阿金以电影来圆梦,那些不被公平对待的、令人咬牙切齿的、逃脱法网的都逃不出阿金的天地。 P.S.辩护律师应该是近两年看到过最令人厌恶的荧幕形象了。

桃桃林林

2017-05-26 16:54:40

法提赫阿金的电影总是有很强的观赏性,这部又有这么强烈的社会议题。开场就搞这么伤感,很能感染观众的设定。法庭部分其实稍嫌刻意,为了制造麻烦而增加困难。结尾算是顺过来了,个人情感与社会话题。这种片太捧演员了,戴安克鲁格发挥空间很大。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