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彼得卢

彼得卢》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cliosong

2019-06-05 20:33:37

(7.0/10)开头的滑铁卢意味深远,疲惫的胜利者回到家乡迎接他的是没有出路的生活,倾覆的拿破仑帝国却已把革命的火种撒遍欧陆。无论旧制度的维护者们如何抗拒,十九世纪已经降临了,所以我原本很期盼这片的结尾能延伸到至少1832年议会改革。不觉得本片像是肯·洛奇的菜,洛奇的劳动者所要挣脱的枷锁正式本片正谋求建立的。对秩序的反抗永恒存在,而形势的变迁能带来本质的区别。迈克·李显得克制得多。以一场大规模冲突为顶点的故事似乎欠缺了走向那不可避免的结局的必要步骤,人们喜爱的矛盾步步升级被一场场演讲所代替,说实话这非常地英国。可以给本片中的演讲做个集锦学习一下。令我不解的是,色调太明快了,简·奥斯汀要安排人出来谈恋爱吗?

小A

2019-05-30 13:24:55

非常有力量。尽管有些冗长,但Mike Leigh对戏剧的深刻理解,让他从当代英国普通人题材的舒适区转入史诗电影,仍能耐心细致给观众推演各种立场、矛盾的发展过程,令人信服,而不是被口号式的大场面冲昏头脑。可以想象如果导演是现在的Ken Loach会把它糟蹋成纯粹的政宣。去年戛纳我说Stéphane Brizé《开战》技术出色,但意识形态处理没有节制,一位旅居欧洲的老师批评我“不懂工人的处境就不要乱说话”并拂袖而去。三个人放一起比比就看出谁的艺术处理最踏实最完整。

诸葛福媛

2019-05-06 16:26:53

开场和最后实在是极好的,中段演讲真的有点多……

Lycidas

2019-08-03 21:39:10

4.5 迈克李将古典的优雅贯彻得最为深刻,以极其强大的掌控力布局复杂精密的多视角结构,在风起云涌的渐进悬念间走向一场通往必然失败的大进军。徒劳是历史大河的波浪,这才是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依旧relevant的原因。就像peterloo前一晚母亲在床上说的:“到1900年,这个婴儿也将85岁,我们总是希望她得到更好的世界,是的,有些事情会变好,但另一些永远不会改变。”

石墙

2019-10-22 01:44:17

这电影的创作思路宛如清明上河图,看似冗长单调的重复,其实细节处都值得生发。历史也许只记得电影最后半小时所表现的暴力时刻,但是迈克·李在前面用了两个小时告诉我们,历史深处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老羊

2019-09-08 23:58:01

本片是拍给目前港青们看得!

Sabrina

2020-03-26 18:23:50

权利是前任流血牺牲一点点争取来的。

热带素描

2019-03-05 22:34:14

170年后,一场规模更大武器更现代化形式更彻底的彼铁卢发生在更大的广场上。

kylegun

2020-10-06 10:33:14

工人权益,民主改革,妇女解放;极端说客,政治投机,土豆砸皇室,权贵剥人命;革命辞藻难入基层却依旧唤起憧憬,寄希望于和平游行对话,终会面对刺刀朝向人民;面面俱到,摄影如画,议题尖锐;两个世纪过去,历史不断重复

三十

2018-11-08 21:24:27

书写历史有不同种语法,如果你觉得历史很枯燥,那么你一定会觉得重塑历史事件始末、并且几乎没有drama的这部电影很枯燥,更何况没有现实世界的语境所照应(脱欧算吗?)。人物从一个室内到另一个室内聊天、集会、争吵、审判,三线并行交汇在一起的故事线,迈克李几乎将他在《厚望》中类似的电影制作方式带进了这部历史题材影片当中。集会就是集会,聊天就是聊天,仅有其表面的单层意义,一则则何以命名“Peterloo”的解释和事件重塑,时而暗暗流露淡淡的家庭温暖。然而电影仍然难得地(虽然很琐碎地)立起了历史中的一个个寻常人物,让人无法忘却每个镜头下鲜活的角色和单镜头内的群像姿态。迈克李仍然在关心城市空间和身处其中的寻常人关系,不论是熟悉的伦敦街头还是此处100多年前曼城的广场,勾出了导演一如既往的公民自由和生存意义的现实讨论。

欢乐分裂

2019-08-03 22:04:54

3.5;两个半小时的长篇大论+全程激情演说,稳妥工整厚重写实的拍法,若非大银幕,实在很难在家用心看完。古典审美的油画质感,打光超级美,群像站位考究,老李功底妥妥的。这片最令人感叹的是,人家拍的是两百年前的事啊!法国大革命引发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滑铁卢到彼得卢,从战败而归的青年士兵视角切入,见证无论妇孺老弱的民众走上街头抗争,高呼“自由或死亡”,真叫今人我辈汗颜。民众和政府内部各有分歧争议,每条线索都埋伏/发挥得好。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2019-11-04 18:20:27

英国宪政史最黑暗的一页,虚君共和制对法国大革命精神的一场血腥屠杀。迈克·李关于大型历史群戏的场面调度完全是宗匠级别的,长短起伏的演讲不但推进剧情,而且展现了民主参政的时代风貌。在今天的政治环境下看这部电影会有更深刻的联想——国家机器与民众的互不信任,于偶然中隐藏着必然,究竟谁更可能成为暴怒决堤的洪水?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