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私人生活

私人生活》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胖丁桃

2018-11-01 00:44:48

非常不理解这种为了繁殖而牺牲所有生活质量的执着。但就在我一次次“天啊这还不放弃吗我可受不了”的感叹下,似乎没有任何事能打到主角夫妇,永远是打击接受再换法子重来,一直在这条无比艰难的路上跋涉。这当中,亲朋好友的指点议论、生育伦理的疑惑、对感情的考验、对性与工作的影响等等,生理上的不适甚至痛苦似乎都变得不足道了。生活总伴着无穷的荆棘与些微的希望和温暖,是谁骗我们说孩子和工作可以同时拥有的?虽然我无法理解,但还是觉得主角夫妇和侄女都很可爱。

bloom

2018-12-09 02:00:44

日常生活转瞬即逝的细微念头被视听有效传达,最好的是私人二字,它界定了我们的情感与窘境,与侄女的故事,则展示了私人的交叉与交叉同时的互不融合。伴侣属性有时比激情属性更令人恋眷,或许也是因为共享private的可能。

Muto

2018-10-06 22:04:34

在喜悦与苦涩混合的《私人生活》中,一个无从实现的愿望正在对婚姻生活以及夫妻关系进行着无尽的解构。正如本片那项永远“在路上”的造人计划,它既影响了原始性爱的美妙也破坏了二人世界的和谐。然而反反复复的期待与挫败于作者眼里都是命运对于“坚贞不移”这四个字的考验,因为所有勇敢的人都是在此起彼伏的尴尬、沮丧和绝望中前行。

jiade

2019-05-23 09:25:21

拍出了各种无力感,也拍出了不放弃的期待。

哪吒男

2018-10-22 21:42:03

想在生活里留下点什么,然后失去更多。

zitsunari

2018-10-19 12:35:01

展现了「要小孩过程中的尴尬」却基本回避深层次讨论「为什么一定要小孩」,连你瓣舆论场都会反思反思繁殖癌,这些纽约客也太不酷了。

嘟嘟熊之父

2018-10-15 16:09:13

所有关于纽约客的电影,无外乎两种状态,放纵,或是焦虑。这大概是当代中产阶级的通病吧,焦虑后放纵,放纵后焦虑,相爱后动物感伤,感伤后爱不知所踪。

哼哼.floweray

2018-10-11 20:14:39

算了,我的精子就让他自生自灭吧

萨库拉

2018-10-14 14:16:30

人类可能都是M吧,自带千方百计把自己搞得狼狈的本能,而且还说不出为什么。

[已注销]

2018-10-19 02:51:06

从剧作到视听技法都过于丰满和工整,但运镜不够刁钻、音乐铺排得太满,甚至在剧作处理上都被允许有些留白。试想下这个题材换作蒙吉来拍,至少圣诞宴和医院聚首这两场戏在情绪传递上的处理会更让人感同身受,当然这可能也跟文化差异有关。片尾那个镜头倒是很有欧洲电影的气质,总得来说这电影没有高度。

亵渎电影

2018-12-31 00:20:32

这类纽约客的故事,味道还是挺正的,编剧把备孕的细节写的这么仔细,肯定是做了不少功课吧,有几个让人觉得意料之外的剧情走向,却总能马上给出一个情理之中的解释,演员的表演也很棒,很纽约知识分子了。

海带岛

2019-02-12 20:54:51

剧本还是很好的 最后结局早能猜到 但过程中的细节还是做得不错。可能看的角度有很多,不过比较戳我的是:文艺青年人到中年开始回头重新看待很多“普世幸福”,并且你一旦开始想招安这种幸福,就发现当初自己赖以为生的价值观在受到冲撞。剧中有句台词“所以你把我们现在的情况怪罪给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二次高潮吗”。小姑娘拿着当年《村声》杂志的评论说“天啊 你们年轻时候真酷”然后这两个曼哈顿小公寓的作家夫妇则只想着怎么让这个小姑娘给他们捐卵子。挺黑色幽默一事儿。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