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赫德的膝盖》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纯肉锅贴

2022-03-19 00:54:16

取决于观看时的心境和状态 至少我暂时没有这个状态

长江动物园

2021-11-27 22:07:29

金馬影展2021 明白他想表达什么,在讽刺什么,是同义词的延续,但就是对这种表达无法喜欢,并不有力,相反是虚浮的,女性文化部官员成为权利的客体,是要她流泪和崩溃才可完成这一切,对不起我不接受。我知道有一些镜头上的尝试和打破传统。

墓岛GRAVELAND

2021-11-02 21:39:45

拉皮德是法国印象主义影片的直接继承者,在《阿赫德的膝盖》中,摄影机被彻底解放,暴走。雨水与摩托车的运动开篇为影片引入身体性的强度,阿赫德的受伤被激进而充满强度的论争替代,伤口乃至其主人阿赫德的缺席实际上正如同影片的对话场景一样失焦,从身体的特写蔓延至沙漠中的摄影机之舞,最终凝结为一个关于战争的叙事:PTSD在影像的眩晕之中将人物的面孔变为残酷的影像地狱,又在回忆之外的电影放映之中重演,隧道的黑暗与影厅的黑暗同态。《阿赫德的膝盖》比维伦纽瓦更像沙丘中充满不详征兆的惑星,充满了官僚主义的猎捕和无法抗拒的死亡。与其说这部元电影是迷影的,不如说是“恐影”(Cinephobia)的,拉皮德重新思考了电影与战争之间的关系,又令影像以自杀式的内爆作为终结。

新·文森特九六

2021-10-10 09:37:14

装腔作势,黔驴技穷,无节制无限度的大肆暴露自我真的是非常躁狂患者,且表面的放纵下,看似自由,实则高强度的绑架和禁锢了所有的技法与想法,拉皮德并未解放视听,而是压迫了视听,一种创作环境与心境上愈加接近妄想后的病态反弹,一部畸形的、崩溃的、窒息的悲剧,在失去了本来的焦点而转变为个体献祭般的自杀式剖析后,反而又意外告诉了我们现实的可怖可叹——除了影像中的荒漠,真正的敌人究竟在何处,然而指责这一切的权利在此被扭曲和剥夺,谁又会为谁去同情或共愤。

亵渎电影

2021-09-23 23:15:19

《阿赫德的膝盖》像是《同义词》的升级,表达和视听风格更加的极端化和私人化,是他对个人视听语言风格的一次更深入的探索。他的摄影机跟男主角的思想同步,时刻反映着人物的主观情绪,男主角的视线、思想、情绪和意识都时刻化作摄影机的剧烈运动。他的摄影、景别和关系镜头乍看之下很随意,但节奏处理还是准确地贴合着剧本和台词。视听风格之外,拉皮德导演的个人表达才是他独树一帜的地方,身为以色列导演,他的身上可能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复杂,是以色列这个国家的现实赋予他的。他对政治和电影审查的不满,都化作直抒胸臆的观点表达,借电影中导演Y之口,直接跟观众喊话。像这样的电影,给他一座金棕榈也不为过!

寒枝雀静

2021-12-12 14:47:52

A / 用第一个被押运的镜头带来虚假的主角,用填充与搬演试图告别穿透巴黎的《同义词》,最终以声嘶力竭乃至干呕的姿态呼唤或鞭笞着那始终沉默的故国。被重复倾吐所开掘的被摄物只能被迫登上舞台/悬崖的边缘。因为对“秘密”的假意赞美从未让那一连串超负荷的语词挣脱我们的肉身。而当手与眼、宣言与面容之间撕裂性的共振发生,当声音逃离并反观毫无秘密却宣称包容着秘密的生活,那眼泪中片刻的恩典才有可能降临——此时的镜头才真正无惧于“人物”的缺席,而只把自己交给那对荒漠的注视。

NanSLi

2021-09-18 18:21:41

人头攒动的房间内,摄影机被迫挤到角落;只允许分享几个有限的景别:顺着目光看挪动的画面/完成一次吞咽的喉结,哆嗦的嘴唇或是粘上水滴的发尾;更多的是忧伤,灰蒙蒙、风沙很大的漠地。他愤怒地驱使自己向上空升腾,仿佛失去重量:往下望的时候,这副躯体没有我//脸颊被发亮的斑点照得发烫;也就来到寂静的当下,补足丢失的言语吧。

咯咯精

2021-07-08 00:17:07

毫无节制,黔驴技穷,银幕上上下下的剥削。

南悠一

2021-09-14 13:50:29

对于衣冠楚楚、在各国找自己代言人、用同一叙事(观察过去几年的处女作)讲“百国苦难事”的戛纳来说,拉皮德电影就是一场电影运动,是一种赤裸的“野性的呼唤”。视听看似随意,实则有很强规律可分析,我们了解那片土地在发生什么,多视角,环境和人物快切,饱含情绪,能恰当反映土地和人的关系之激烈。非常庆幸作为首批观众(丝毫不了解、不受舆论影响)看完《同义词》就喜欢,再看这一部(私人、剖白认知),整个深夜要被他点亮了。风格强烈的作者,不太可能在创作质量上“大起大落”,至于评分上,一般是观众自己的锅。

2022-02-28 18:41:44

病得不轻。★★☆/5.8

冰红深蓝

2022-03-04 23:14:38

那达夫·拉皮德新作,限制性视角与开放式构图一如既往,但这回摄影机更疯癫狂乱了,[同义词]中的类·主观镜头在此时常脱离人物,完全成为主体性的存在,来回摇甩、快速在空中画抛物线、疾速横摇旋转……或许应该命名一种“拉皮德式的运镜”。本片还是一部颇有想法的元电影——“阿赫德的膝盖”正是片中男导演意图拍摄的新片名字,但仅停留于设想中,而他放映的作品也全程或缺席或虚焦,再联系他频繁用手机为身患肺癌却始终未露真容的母亲拍摄沙漠风光的举动,以及他对军中相互折磨的往事中自身扮演角色(始作俑者、受害者或观察者?)的闪烁其词,都让影片显得足够暧昧。10个士兵疯舞及山洞争执的场景有克莱尔·德尼的男色身体气息。但作为政治论文电影(用文化部的资金来批判文化部审查太逗了),本片还是过于直白用力,欠缺戈达尔的诗意。(8.0/10)

胤祥

2021-09-15 23:53:33

TIFF 2021 SPECIAL PRESENTATIONS。前获2021戛纳主竞赛评审团奖(并列)。连看3遍,拉皮德YYDS!拉皮德对摄影机的理解肯定是到了阿巴斯这个层级,这部已经都不仅是“解放了的摄影机”了,甚至可以说是“发疯了的摄影机”,通过对视听语言的探索把导演个人生活、记忆与历史,真实与虚构、元电影、对政治审查和国族的焦虑、对以色列国民性及政治的反思等等融汇一炉。“阿赫德的膝盖”不仅是一个提喻,而且是一面镜子,一个被呈现的“界面”。影片可以看做是《同义词》的回声,连起来看会更加丰富。拉皮德是诗人,拍得却是政治哲学式的电影。年度十佳 十年十佳候选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