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书店

书店》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近似无限透明的蓝色

2018-08-28 21:03:12

两颗寂寞的心碰撞,开口的窘境,原来比不上静默文字的衷肠,这一刻,想起《此情可问天》书房里抢书的两人。相比清晰的影像,我更喜欢小说在脑海里慢慢构建的岛上生活,书的美好,与书店经营的难,地球两端的不同年代,竟然在此时有共鸣。好希望身边有间书店没有人自拍,只有沉浸在文字里的人。

大海里的针

2018-07-16 13:15:05

这是一部非常纯净、优雅的电影,原著作者、导演、主演均为女性。能想象吗?与书店争地盘的反派是一家艺术中心,而不是房地产楼盘。

[已注销]

2018-10-23 22:49:02

【欧盟影展】“文学造就了很多伤害” ;在这个世代还拍古典流派作品的导演要么资质平平要么极具初衷。

完颜穆尔登格

2018-07-19 21:58:06

我怀疑加马特先生并不感冒他老婆赶走书店搞自己艺术中心的计划,人家明显不知情,格林夫人非常不会办事耶,你跟加马特先生聊一聊,破坏掉加马特夫人的行动不是很解气么?还有布朗迪西先生那么容易气挂了,这都什么故事啊。。。

丁一

2018-07-18 22:39:05

海边小镇子, 石墙老房子, 绿壳小车子, 家具包浆红润, 衣裳件件精致, 离群索居, 满屋子书, 中国南京黑漆髹金托盘, 黑森林蛋糕, 牛奶红茶, 聊洛丽塔, 镇上流言蜚语, 一一毒舌吐槽。 此片之美好, 如是如是

喵尔摩丝

2018-02-26 12:47:03

喜欢电影结尾那句“只要有书店,人就不会孤单”。所谓上流社会那点遮羞的体面,竟然被一间小小书店就瓦解得分毫不剩,可笑吗?当然,但我更觉得悲哀,因为真正的体面人一定会被这荒诞的食物链踩在最底层,就像电影里唯一的绅士比尔·奈伊。这座小镇不需要书店,更需要《裁缝》里的肥温来拯救一下。

Lycidas

2017-11-11 04:38:31

@balmes 对原著几近完美的呈现,书中湿漉阴沉灰蒙蒙的英式压抑被导演迷人的西班牙气质所平衡,优美的配色与音乐,温柔隐忍的感情(这个戏加得极好)给弗洛伦丝与书店相守的短暂时光增添了几丝柔软,也让人在困境到来之后更心有戚戚。结尾有点过头了,少了纯粹悲剧的回味。(旁白竟是Julie Christie!

康报虹

2018-07-17 16:29:12

本以为是一个让无人读书的海滨小镇重新开始读书的温暖故事,没想到竟如此的揪心。遗孀满怀着希望为逝去的丈夫开一家书店,却成了众矢之的,尽管电影将英国人的腔调与仪式感展现的淋漓尽致,但依然无法掩饰小镇居民的丑恶嘴脸,避世的老人对那些道貌岸然的“文明人”放下了所谓的腔调、撕破了他们的假面;遗孀将偏见与针对与鱼刺一起扔进垃圾桶、冲着加害者大喊,可终究斗不过咄咄逼人的恶毒妇人。 第一本卖出的《华氏451》与片尾燃烧的老屋书店形成了巧妙的互文——不管是书中还是电影,书都成了喉中之鲠。但还好结尾给了一抹暖色,也给了“书”一个交代,“有书相伴就不会孤单”。

影志

2018-10-23 23:09:16

赭石色礼服、中国漆盘、穿棉袄的咖啡壶、250本《洛丽塔》、哈堡的海滩…可爱的细节太多。“-他们很难理解,因为理解令思想懒散。-从未有人为我做过如此高尚的事情” 书友的惺惺相惜,对理想和初衷的坚持,好的电影不需要讲的太多,只需要把少的讲好。“在书店里,人永远不会感到孤独”

多不利登

2018-08-04 19:45:38

2018258 一星平庸

踢迩达

2018-02-18 03:50:37

英式小品。一个爱读书的寡妇,为了在老房子里开一家书店,需要抵抗的是整个小镇的保守势力。片中人物对书的热爱是影片节奏缓慢情节单调的解乏器,这种赤城的勇气,作为影片的某种精气神,有感人的力量。片尾致敬了John Berger。

哼哼.floweray

2018-07-18 20:36:30

这世界最幸福而又最富有的事儿,应该是在一座风景宜人,人烟稀少的小城有一家自己的书店吧。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