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空山异客

空山异客》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Clyde

2019-02-13 08:52:50

1、空山见影,人如鬼魅,又见幽灵,在迷失中丧失。2、与杨恒前作《那片湖水》一脉相承,但摄影佳,制作工,B格仍稳。3、沈从文之后,湘西有什么?文字难觅,影像,或可见于杨恒。

居无间

2018-12-08 18:52:29

3.5。艺术电影,总要对时间或者空间有执着的深入挖掘。从这方面看,本片很值得肯定。时间方面,它将生与死同框。空间方面,其重要性是要大于人物的,即所谓“空间成为角色”,导演花了大力气去抓取生活里各具特色的空间,让它们作为人物心理的背景板。最后那个人物消融于环境的点题镜头更是说明了这一点。但还是要说,本片人物塑造还是不够饱满,情绪、心理都太单薄。可以弱化人物,但人物不该仅成为空间的元素。而且,“信息量”不足,长镜头就难免让人觉得拖沓。换批演员或许能修补这个问题。

我是个气球

2017-02-13 08:05:49

结局可不可以在小朋友骑摩托车离开小店的时候就切了啊?后面的情节实在太过冗长。

么司送

2018-04-14 18:08:12

所以说人生是一场修行,没完成的还会再来。在家乡的那座山,有人伤害,有人帮助,有人吊诡,有人安抚,你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可以舔舐也可以不舔舐。反正,轮回里有鬼。不可能救赎。杨恒这种不沟通的导演蛮有意思的,吕松野的美学更多靠天赋

悠三岁

2017-02-13 19:44:25

烟云树畜多在动,而人相对多是静止的。看片子像看一幅徐徐展开的卷轴古画,镜头的起落幅都设计的精妙娴熟,人物和空间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虽然厌世的、性冷感的、丧兮兮的,孤魂野鬼似的人物状态不是我的菜,但片子的气韵还蛮喜欢。

海边的索塞罗

2019-01-24 13:56:14

这大概就是杨超导演批评的“静观默茶”的风格,全片几乎都是全景和大远景,角色背对镜头,没有任何复杂调度,每个镜头信息量都少得可怜,似乎只是为了呈现壁纸式的摄影构图。但我觉得这也是影片的意义所在,导演把这些形式感做的很极致,诗意往往是在冗长的平淡中诞生。影像表现空山之美,故事则是关于一个异客。结尾如果停在两个小孩扬长而去会极好,为了过审画蛇添足,实在可惜。适合在大银幕看。

Andrew

2018-04-21 20:41:10

拧巴。这是一个深受Instagram审美、马力克和塔科夫斯基作品荼毒的导演。

kakakarl

2017-08-04 21:31:56

栗电看的柏林版杨恒导演第四部,时间最长的一部,惯用的镜头语言,在一个半小时的时候,差不多以为要散了,最后一段掰回来了。一个轮回,殊途同归。原名是《山鬼》,更喜欢这个名字。ghost in the mountain

汪金卫

2017-11-18 20:12:28

【台北金馬影展展映】96分鐘版。呂松野的攝影確實好,也能明白時空錯位的閉環輪迴意圖。但我實在難以忍受一分鐘只講兩句話的做作沉悶的對白方式,更厭煩不好好講故事刻意留白的手法。妓女等角色的設定很莫名。看睡著了。台灣大陸朋友也都說不喜。製片說剪了40分鐘也看不出少什麼,說明剪輯很有問題

VeryGZ

2018-04-14 17:28:08

再牛逼的摄影剪辑配乐后期没好内容支撑都是装逼失败案例。节奏快点会对观众更友好。 @这一场貌似最好睡的资料馆

西楼尘

2018-04-17 11:37:03

老六不喜欢春天,阿杰想去看海。问了两遍,他对你好吗;说了一句,没回去看他们。好不好又能怎样,反正初吻遗失在了废墟。看不看又能如何,反正慰藉送不回故居。小和尚见过菩萨,再不说话。小姐嗔怪我是骗你的,我跟哪个男人都这么说。真话自有玄机,谎言行走天下。做没见过海的野鬼,在春天遇见孤魂。

木卫二

2017-02-19 01:34:51

极慢的节奏与镜头,看不清脸的造型感,应该是导演的一贯路数——不过我这是第一次看杨恒作品。它拥抱山峦森林和湖泊,观众期待有戏但导演追求空和无。萧瑟冷清的南方影像,寡言禁闭的人物和情绪。归来的六哥,嫁做商人妇的旧爱,不知怎么打发一切的少年,从头到尾他们始终没有真正走出那片群山。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