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Bill_Yang

2021-09-20 20:41:18

2021北影节第二场。聚焦东欧民俗下老人最后的时光,生与死,怎样有尊严的死,怎样符合民俗的死,怎样不自私的死。画面整体偏阴郁,蓝色调。几处惊悚的点为片子整体沉闷的基调制造了起伏,但感觉效果一般。片子多为细节描述,人物关系到后半才慢慢浮出水面。两人间关系其实挺有意思的,但是故事性较弱,民俗展示较多。整体偏平淡。观影感觉一般。

2021-09-17 23:57:40

11thBJIFF|映后谈捉襟见肘……(导演还挺可爱的)影片本身很精美,沉静肃穆而又蒙着一层诙谐甚至于异质的志怪感。视与听之间有隐秘的流动,听作为对视的补全与延伸。在subtlety上着墨过多导致故事显得单薄……但是或许用意本就不在于讲故事。第一幕小女孩荡秋千的余音萦绕在最后一幕,当两人精疲力尽地在墓坑中和解,萦绕不散的上帝、鬼魂和已逝的青春才最终安息,一切死亡只回响在生者之间。

武东飞啊…

2021-09-20 20:32:22

无神论者与有神论者如何“折磨”一个在影片从头到尾都没出现过实体的老妇人。作为研究宗教、神秘学和人类学的故事还是有点意思的!

N

2021-09-26 09:21:15

所以 前20分钟到底讲了啥

周某某

2021-09-17 15:21:38

或许可以看作“小国电影”处理惊悚元素的一次尝试,悼亡片的语气在过往幽灵的环绕中变得含混,角色对宗教的态度也在映及自身时发生微妙的转变。摄影考究,中小景别浅景深的长镜头营造出岁月与往事对老年人生活的压迫感,不平衡构图则在时刻暗示幽灵的在场。总体节奏沉稳,但三处惊悚配乐的处理有些生涩。

刘小猫

2021-09-17 15:17:35

北影节2021搞得很像恐怖片的宣传图,实际是缓慢的流淌,生活的细碎与美好,不做作的讨论衰老与神灵。人心的难以安稳,最终要靠神与仪式来抚平

房NN

2021-07-27 22:03:35

幽灵,鬼魂,宗教, 盘踞在上空的,调度带来的仪式感,以及由固定镜头、单一景别和平视角度而延伸出的平面构图,摄影和美术让室内空间填充进古典油画的质感。无法安息的老妇人作为一直“在场”的缺席者,以切片的叙事方式零星展开,导演在悼亡故事里抓取了特别的视点,揉进罗马尼亚的美学风格。很喜欢日常细节的处理,骑车,逛超市,ATM机,刮胡子,煮东西给朋友吃,替朋友去看医生,和朋友吵架,踉跄地推倒轮椅。很多导演都不会把老年人当正常人拍吧。

April的二三事

2021-09-21 07:37:01

白天在书店看到一句话,没有谁是一座孤岛。当时我拿来来嘲讽同行的闺蜜,她一直喜欢单身不喜欢小孩。虽然我也是这样。有人说小孩是你60岁以后才会觉得重要的。那时候不得不如影片中的老人一样,直面衰老的现实,且每天都如此真实,每一分钟身体都在提醒你。那时候你怎么处理那些年轻时期的记忆,是开心还是更加刺痛现在的心态。如果是后者,小孩不是防老,是慰藉。影片没有让我记住什么剧情--我在电影院都快看睡了--只记住了演员的平和呆滞的神态、缓慢谨慎的动作、连做饭倒垃圾都需要很费力的日常、努力和周围社会关系沟通的无奈。这是我爷爷外婆的正常样子,也是我爸妈将来的样子。

有棠

2021-09-22 20:49:48

2021.9.20 北影节 没必要玩悬疑元素,踏踏实实挖两位大爷的内心世界多好,浮于表面了。倒是收获了些罗马尼亚的丧葬传统,学到了。

VivianC

2021-09-17 14:40:35

BJFF2021保利国际影城

Unlucky Strike

2021-08-13 20:35:16

美术摄影声音都很棒,昨天听几位东欧人对宗教的想法可能也帮到了观影。假葬礼戏笑倒一片。不过一位罗国影评人直接评价这部片很烂,就是在套新浪潮的那堆东西,完全不真诚——这也是我自己最近的大型反思。[ANONIMUL]

蝕時

2021-09-20 20:19:26

哎呀呀 越想越喜欢 回味十足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