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阿拉比亚

阿拉比亚》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似景流年

2020-01-11 11:18:20

一个巴西底层工人的流浪史,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谋杀,根本就没有奇迹发生。

OliOli

2018-07-09 08:34:35

想起路边野餐,也是用诗一般的镜头与旁白讲述平凡与日常的故事。片子结尾的那一段独白掷地有声 仿佛整个世界都停止了转动 只为安静听他说完他的人生。

過期罐頭

2020-01-27 00:16:36

3.5 非常接近我想拍的那部电影。我觉得内核是另一部《帕特森》,是反成功学的,如果你有一个自给自足的精神世界,那么你就可以抵抗这个世界。

本位

2018-12-24 22:54:45

开篇的病房段落,我还奇怪这视角怎么就散了,后来才知道就是个的引子……所以为啥不直接从出片名那里开始?完全可以用更好的方法达到同样的效果吧。

Muto

2019-10-21 21:02:14

仿佛一场人生旅行的《阿拉比亚》是宛如《醉乡民谣》那样主讲命运的一场配乐诗朗诵。不同的是,这篇游记从始至终都弥漫着一种悲观而伤感的宿命论调。无产阶级的困境在于他们永远在路上:不是在寻找家园的路上,就是在建设家园的路上。命运让他们记得爱情的模样,然而却无法让他们拥有。只能被回忆占据的男主角为此写下“满纸荒唐言”交予他的读者,但这些振聋发聩的“辛酸泪”又因缺少存在感而难免会令银幕外的青少年们怀疑它的真实性。因为他只记录了爱情的生与死,却没有留下真正的历史。渴望新生活而不得——这无疑是现代人最为普遍而清晰的命运。可惜影片在处理记忆与历史的关系时却显得暧昧不明,作者最终也没有将“回忆”的视角归还给当下“观看”的眼睛。本片把流变的人生拍成了一根抛物状的直线,我们在漆黑且无声的结尾没有发现任何历史的折光。

只抓住6个

2019-10-23 17:48:42

面向工人阶层的写实与体验

大脸穆老实

2019-11-04 01:01:14

摄影特别讲究,截图足矣拿去参加摄影比赛。

橙子

2020-09-18 13:00:50

不推荐以后给女儿看 太抑郁了

geua

2019-11-14 22:29:28

摄影好看,几个空镜像油画。像一篇格局工整段落清晰的文章,首尾呼应。两个未知的“你”,护士口中“只能和你说”的你和“你让我们写下生活中重要的事作为在工场表演的素材”的你。每个人的生活都硝烟四起,能不能看见能不能听着都不重要,只要心还跳动,就无法放弃转动生活的那根铁锹。

面包面条面饼

2018-12-26 20:00:00

3.6/5, at 百美汇

Ziggy

2019-01-14 08:11:41

感谢这个触手可及world cinema的时代,realism on full display. 昨天看了法国工人抗议工厂迁至第三世界,今天就见到第三世界的工人,叩问这一切有何意义。

一叶

2019-09-20 07:54:15

开头到正片的主角转移,点出每个配角都是主角;无声收尾,小人物的故事又被篝火湮灭了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