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音乐》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wangzhy

2021-05-26 17:00:57

摄影打光很棒 表现主义了一下子 迅速切入人物视角 Ingrid 人美心善反衬得 Bengt Vyldeke 懦弱自卑 p.s. 男主浑浑噩噩一心求死横穿铁道那里要串戏哈内克了 _(:з)∠)_

艾習角™

2013-03-28 19:30:24

温馨浪漫。得见北欧女孩的好。开头梦魇一段比较傻。

峰峰峰峰

2014-11-17 21:28:56

伯格曼早期的电影故事性都很强,看起来也轻松。

诅咒豆瓣水果爷

2008-10-17 22:03:04

影像尤为出色.伯格曼早期作品较注重叙事,此片的象征意义大于故事含意。

安安

2011-05-28 17:50:40

哪个少女都怀春,而他见到她亦是欣然。这时需要的就是。。。

介意

2015-11-18 09:17:19

比前幾部都好很多,但片段之間過於割裂。失明片段比較精奇。

451½°F™

2018-06-27 22:09:53

Bergman早期作品,有浓厚的社会现实意义,盲人青年的社会遭遇与偏见仿佛在看De Sica,唯有开头极具表现象征主义的镜头,可见未来梦幻手法的初声。

浴神

2011-03-11 15:03:26

伯格曼对于触觉的探索,以一个特殊的角度来歌颂真爱。

疯疯爱

2009-10-09 22:28:59

更加写实 风格果然是摸索出来的

冬寂網路

2020-02-23 22:50:47

地狱之旅,放大的眼睛,鱼,浓雾中的沼泽,表现主义式的“还魂”(退化),在影片之中,失去视觉的Begnet不得不回到孩童时代重新成长,重新获得主体性,与男性权威。 如何在电影中表现盲人的知觉?伯格曼在《黑暗中的音乐》给出两种不同的方式,取代触觉的视觉,以及过于灵敏的听觉。 音乐是某种超验性的拯救,出现于教堂的管风琴之中,即使Begnet并不是教徒,如同前半部分的触觉,在影片的后半部分,视觉曾经变得不重要,此时,关键的信息完全诉诸听觉,影片的声音模仿着一个没有视力的,听觉异常灵敏的盲人,当Begnet在餐厅弹奏钢琴时,杂音一度盖过了乐音。 触觉的回归,妻子形象的Ingrid,而不是母亲。

vivi

2014-08-30 11:41:56

里面好多镜头和音乐都很喜欢。开头一段节奏特别明快,工作之后那段开始很平庸,最后还是跟little wench在一起嘛。

超cute侠

2014-05-04 23:51:03

眼盲后如置身泥沼,夜戏似雾气笼罩。伯格曼的这个故事不光讲了爱情,还有阶级以及社会的问题,光影的氛围有黑色电影的味道,可惜结局理想化了些。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