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希望城市

希望城市》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25”条评论

影迷点评

我爱罗宾

2020-08-17 01:56:34

剧情好牛逼啊,最后的“help”十分点题,原来是City of Help

只是习惯

2009-12-07 10:12:25

一部让人看了很绝望的电影。 影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绝望的世界,却取名“city of hope”,明明白白的讽刺。 十年前看的片子,具体情节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看过后的绝望,和最后男主角在风中凄厉的呼喊

非虚构

2019-01-07 11:32:32

小成本电影约翰·赛尔斯的多人物电影故事里,一个决定性风格特征是从不同的视角表现那些复杂的事件。即使对于“反面人物”,赛尔斯也带着深切的同情加以分析。怀着对劳动群众的持久兴趣,赛尔斯重点表现社区活力和不同民族和阶级对社区产生的分裂势力。

石墙

2012-11-06 23:32:51

结尾那个疯子的喊叫其荒诞程度不次于一场青蛙雨吧,况且这个片子比木兰花早了将近十年。

水泥脑袋

2017-12-26 22:47:31

三星半,冷风头昏,一包手指饼打发了两餐,明天会怎么样?借用胖胖的话讲,人和人为什么一定要待在一起?嗯,兔乃粗鄙,将去之身也还是会憧憬若干希望,回到片子本身,小黑孩最后的浪子回头足够狗血。目击妥协,是该鄙夷还是欣赏?是站在道德尖峰还是相忘于江湖?

xīn

2012-11-07 17:01:55

(过爆)表现性用光,镜头内跟着换(观众认同、拍摄)主体。多线叙事下展现了一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原则)导致冲突无法消弭的社会图景。当然也展现了一点和解的可能。人物设计都非常漂亮,功能完备而又有所延伸,宛如一出现实主义话剧。

刘康康

2012-09-11 22:55:28

有些独立电影是真他妈好看!约翰·赛尔斯这部91年玩多线叙事的作品,我觉得比盖·里奇98年的《两杆大烟枪》要更加出彩得多。环环相扣的都市众生相,通过长镜头的调度让不同人物的交谈进行对比和反讽;黑人议员最后的演讲让人感动,堪比斯密斯先生上华盛顿;弱智青年最后的呼救震撼人心、振聋发聩。

[Deleted]

2012-11-27 22:44:10

立意鲜明,对比分明,甚至觉得种族和犯罪不分彼此。

米粒

2016-05-31 12:53:13

真!牛!逼!不仅仅是网状叙事多人物,更是把一个城市从上到下每个阶层进行了全面的立体塑造,长镜头很多,难度也很大,却不动声色,因为它很好地融入到了复杂多方向的叙事里,从一段对话无缝连到另一段。片子还在当年的东京电影节打败了牯岭街,当然塞勒斯和杨德昌都是谆谆教诲派的...

娘⭕⭕

2012-09-11 06:35:21

表现性手法运用于现实主义,长焦、过曝,摄影,调度,斯坦尼康,摄影机跟着主体转移。非常出色的多线叙事剧作,群像人物,社会结构缩影,完爆撞车。

缺德梅

2020-09-04 13:13:40

8.3 想起《撞车》,却更为克制,街道群像有如《为所应为》。网状叙事,从亲子、爱情、种族、政治多个角度交织一个复杂的都市,但几条线都没有明确的结局,开放式正能量差点带走了电影,正略带失望地看着电影走向尾声,异常有力的结尾将多线收束成一个结点,city of hope终究是一个反讽。

有心打扰

2015-12-17 20:04:40

错综复杂的线条(多线索)勾勒除了一个城市从下至上的每一个位置,黑暗的、冷漠的和腐败的,不过还有情,还有人在抗争着,还让人看见了一丝希望。用长镜头来完成拍摄主题的切换,这部实在不能更棒。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