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二弟

二弟》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王写写

2021-02-19 15:45:15

第六代导演的典型面向。有刻意设计的桥段,但直面社会问题的态度和笔法还是颇有力道。那个时候段奕宏还叫段龙,王小帅还没成为人们眼中逼死胡波的恶人。那个时候福建还处于偷渡潮,戏班还巡回演出。美国还是人们心中的天堂,我们的意识形态管控还没那么严肃。影片表达了十年前小城镇青年普遍的个体焦虑,对未来的迷茫,对家庭的脱节,对纲常若即若离的纠结态度。在父权观念下,爸爸见不到儿子是不能容忍的,男人没有子嗣是愧对列祖的。这些焦虑来自社会,又作用于家庭,成为人们行动的动机,化作人性的一部分。五千年来的封建与江湖气息挥之不去,真正纯粹的人性被压抑在观念和威权之下。于是,偷渡成为一种象征性行为,既是追逐,也是逃离。巧妙的是,影片选取了渡归者的视角,情节全部发生在大陆,西方话语成为能指,阴魂不散地弥漫在每个画面角落。

glim

2011-07-26 09:07:39

至少一句爸爸还是唤回了点耐看度

比目鱼

2009-12-01 16:38:45

二弟.Drifters.2002.D5.HALFCD-TLF

鲜有废客

2021-05-10 00:52:18

3.3分。 沿海小镇青年的生活片段,一群在家乡找不到出路的年轻人,打算偷渡到美国,在那里开始新的生活。赚钱、娱乐,以至于娶妻生子,这些让很多同辈都艳羡不已。 然而,这些冒死远渡大洋彼岸的青年,并没有收获什么,他们依然面临着中途死亡,到美国后混的很差,以及被遣返回国。 王小帅对于年轻人的彷徨,没有目的这一状态,一直很热衷,他的影像里也充斥着大量的这类角色,这一次,留给了段奕宏。 老实说,老段在这里的表演并没有十分出彩,他最好的日子还是中年,最好的形象也还是正邪难辨的警匪一类,演绎小镇青年,他总有些太端着了。

诱导师

2019-03-23 22:21:42

王小帅再一次把镜头对准了社会现象,这一次对象是执着于大洋对面美国梦的群体偷渡客。 在这个闭塞的村镇里,二弟就仿佛传奇般的人物,竟然是因为他屡偷屡败, 屡败屡偷的偷渡生涯。 可是只有二弟自己知道,短暂的几年海外生涯谈不上光鲜,谈不上精彩,唯一的最重要的就是他想见却不能见的儿子。 在《二弟》里,王小帅最感兴趣的大时代气息不那么明显了,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无力感。是二弟这样在生活边缘的主人公与生活的抗争。 比较明显的缺憾是,以段奕宏为主的北方演员很难较好地融入电影应该呈现的南方生活,在台词和对人物的塑造上欠缺精准和可信度,同样的问题在王小帅的电影中已经不是头一回出现了。

Se7en丶小七

2014-09-12 19:49:41

整部电影极尽压抑阴暗之能事,段奕宏的荧幕处子秀算不得惊艳,依旧让人眼前一亮,将一个少言寡语内心执着的中年卢瑟演绎的非常真实,几个人带着孩子翻跟头的一场戏算是影片唯一的一抹亮色。PS:小帅导演从一开始就不会给影片起名字。。。

安蓝·怪伯爵

2008-01-23 11:00:58

我会擦去我不小心滴下的泪水,还会装作一切都无所谓。

Muto

2019-05-15 15:08:25

在中国加入WTO这一历史语境下,鼠目寸光的《二弟》匆匆茫茫地在一纸卖身契约上签了字画了押。然而已经否定自身历史抱上“大哥” 大腿的他却又以一种耍无赖的姿态试图与家族道统重新建立起那种亲密的“父子”关系,踩着煽情的音乐爬上道德制高点的王小帅将这种片面利己的勾当美其名曰“为了孩子” 真是让吃瓜群众无法反驳和不忍拒绝。可惜他这套 “猫哭耗子” 骗遍世界的把戏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在所有第六代导演里站在最前最右的那位大概是王小帅,说他放弃既得利益抨击体制简直是本世纪最冷的笑话。

李小庫

2016-05-05 22:23:26

二弟是一个让人遗憾的男人 也是一个让人无可奈何的男人 市井小民的生活 就像混混沌沌的海潮 总也看不到与众不同的边际 在这种情况下 逃离是寻求希望的唯一方法 虽然这希望是更渺茫的 整部片子的色调阴沉 节奏缓慢 情节也没有大起大伏 渲染出来的是沉闷甚至于压抑的生活 然而孩子最终叫了爸爸 让人欣慰

祖国小花朵

2011-03-07 14:15:52

现在矫揉造作的电影太多了。反而这样子会有深度。这个是真实,是现实。

我是小狗

2015-05-25 11:15:54

什么屁美国哎,你现在在中国。这是一部蔡明亮+贾樟柯的片子。群演都好棒。

这个女孩有点冷

2011-02-13 01:44:26

广电总局不喜欢的,我都喜欢。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