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吾土吾民

吾土吾民》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瑞波恩

2017-10-15 17:59:09

台湾拍的爱国片,抗日救国,通过此片我们也见识了,原来红色的片子也可以这么拍呀,不必说教不必样板戏,只有青春爱情,还有那一腔热血。那个年代,爱国是很真能量的事情。

穿山

2016-01-06 23:52:00

资料馆邓光荣三观正高富帅,秦汉全程弱鸡,林凤娇温婉动人;校长评判汉奸学生:你做好人不够善良,做坏人不够彻底;雷诺阿原版待刷

BobMing

2017-10-03 17:13:38

临蒋逝世前上映的国民党抗日主旋律影片,充满政治说教又有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残酷性。与大陆同题材影片最大不同恐怕是党员与意识形态对平民百姓的影响不是实体参与而是精神(书本)上,透着不走“群众路线”的尴尬;好在有汉奸行为的国人塑造得有血有肉,日军汉语十级也作了解释。星火燎原出戏

舒农

2015-10-19 21:43:26

70年代的秦汉还特别奶油,80年代一下子就老了。以及,故事其实没改好,戏份摊得太平均,结尾又收得莫名其妙。秦汉自带偶像剧光环导致一出场就像在和恋人闹情绪。

大金牙呀!

2015-11-12 14:12:41

秦汉在里面娇羞的抱住柱子、抱住妈妈、抱住猫咪的样子真是让人想打他。

Chambord

2019-01-11 15:07:40

七十年代台湾主旋律抗日电影,在大量说教之余意外地很好看,汉奸形象也很立体不太脸谱。只是看了豆瓣才知道原来故事是翻拍法国抗德片,所以功劳不能全归编导。把“民族文化教育”和抗日爱国联系起来是典型国民党的文化观,真正的抗战青年大概会嫌这不够“进步”。另外伪县长的住家布置风格相当传统,墙上却挂着一幅米勒的《拾穗》,令人出戏。

克鲁克山

2019-06-15 11:22:20

这片在央六一刀未剪播过,其中有句“中华民国万岁”的台词。看看昨天的事,真觉魔幻。

进击的Chic

2015-11-08 22:38:51

这才是抗日片,平淡而真实,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无论怎样的人,都有相对的良知!只要受过教育!

半醉先生

2011-04-22 11:21:35

教育要继续下去!感动了我。

老祖

2017-02-07 03:08:14

台湾拍的抗战题材。似曾相识又完全不同。懦弱者可哀可叹,侵略者不被丑化矮化,义士勇于牺牲又难舍儿女情长,变节者一番苦楚“做好人不够坚强、做坏人又狠不下心”。自卑的汉奸,痛苦的斗士,色厉内荏的敌人,理想主义的文人以及胆小怕事的大多数,个个血肉丰满。对白充满文学气息,是那么的民国。

只是存在

2019-12-07 19:45:55

1975年的大陆,尚在看样板戏的年代。有谢晋的 春苗,抛开意识形态,其实不错。毕竟那时能开工的机会少,哪怕是录制 红色娘子军 舞台剧,也悄悄夹了很多跟电影有关的私货。 当然,那个时代的大陆肯定是不敢碰 吾土吾民 的。武训传被批了,谁还敢拍师道。 比较谢晋跟李行,我个人觉得谢晋更有才华,但一直到86年的芙蓉镇,谢晋才开始大规模利用镜头的景深,而 吾土吾民 里,很多利用景深调度的镜头。可能是鞋架被封闭的太久,美学还没脱离舞台,更没敢离开摄影棚。 当然,电影美学的加速更新也不算特别好的事。毕竟电影有一套传统的视听语言和剪辑手法。都是讲地下抗日的教父,邪不压正 镜头剪的什么玩意!

身无半亩

2018-04-03 15:28:55

保家卫国是为了文明延续,以小县城校长为主角,却仿佛联大之梅傅,很聪明。台词不错,人物略显单薄。 1970年代,台湾亦要明宗正源。可惜,尔后不力,终致忘祖。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