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andarta

2018-08-02 07:06:36

是为人,是为华人,泪点很多,一口气讲了很多,编排的还不错,但是不能静下来细想,一想就想成了连环画。朋友说这就是tw的“小确幸”,我表示还不熟。另外,吃饱就好和生孩就好这种调调可以穿越去民国。没来的us爸爸和不要的us爸爸是否可以做为tw/us关系的隐喻?

淡清的水桶

2019-11-05 20:05:49

个人的台湾史,画风很台南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2018-11-30 22:44:11

既远且近的台湾乡土情。剧本还是太单薄了,桂纶镁的配音有点戳我...

焚紙樓

2018-02-15 00:00:44

片頭即結局的隱喻:當小琪伸手想和白馬王子一起走,卻被電車車門永隔而哀怨時,她沒注意到,電車的軌跡和白馬的步伐,其實是同一個方向。換言之,這條小棋曾經不願坐上的人生選擇(庸俗、齊頭、同父母輩),其實遠比她幻想過的那條(菁英、領先、僅限洋面)更快抵達著她的幸福未來,只待她的睜眼察覺。

zang兮兮

2018-06-02 14:27:48

3.5 台湾版《我在伊朗长大》。本来高昂的批判与童梦幻影有些格格不入。渐进到温情主义家庭价值的结局....实在..

小月

2018-11-27 21:15:12

情怀之作,忆往昔。。台湾小清新。果然只有父母是永远的归宿。我也想爷爷奶奶。。幸福,究竟怎样才够幸福?人的欲望总是很多,满足一个又产生一个。自由,究竟怎样才算自由?完全的自由导致无序。配乐不错。片尾曲蔡依林《幸福路上》蛮好听。

西帕克

2018-10-19 17:22:17

离开家了,成了有用的人了,生活却没有变得更好,依然什么都不会,最后还要回归吃饱就好的传统生活。看过还是有一些共情的,可能75一代台湾人经历的幻灭,国内80后这代也在经历着吧。

HurryShit

2018-01-07 23:12:27

節奏受不了,配音蛋疼(呈現出與桂綸鎂一致的XX),但概念與企圖,導演的六年級生自述,應成話題。鴿子隱喻,飛不遠,終究歸巢。超現實比例。集體記憶的召喚。楊德昌式知識份子內省,「以為可以重來」的幻覺。工人家庭子女,不走醫生改唸文組。小丸子畫風,卻反療癒、反海螺小姐時空。《夏日紀事》。

康报虹

2018-08-14 22:16:47

不记得何时长成了大人,只记得从何时开始就不再是孩子了。孩童时代的脏水沟变得干净而整洁,却没有了粉红色的冰淇凌;一代人实现了“美国梦”,却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也没等到梦中无所不能的王子。 生于蒋公的忌辰,长于动荡的年代,小琪的乡愁也就变成了那一代人的乡愁,小琪梦想的破灭也就变成了那一代人的破灭。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有美好回忆的人都是幸福的吧。 “我家在哪里?我不知道。”

沉思的礫

2018-03-25 20:39:07

導演說 在台灣做動畫真的是太艱難了,根本沒有這個產業,靠的全是一腔熱血。雖然還是在講大道理,但是都能被恰巧感受到(可能就是動畫的魅力所在(一段台灣史加閩南話台灣當地人才會更有代入感

vivi

2018-08-12 21:48:04

尽管数度感动,但角色过多自我感动,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

一棵海椒

2018-12-24 12:54:09

没想到湾湾拍出了完成度如此高的动画长片。现实部分令人感同身受,超现实部分又非常有想象力,可以说是低配版《岁月的童话》+《阿甘正传》。一方面,从一个少女的视角审视湾湾政治环境和社会面貌的变迁,关注湾湾在价值认同和精神归属上的迷惘,企图心明显。另一方面,在大城市奔前程的成年少女回到故乡追忆成长史,确实能引起很多共鸣,和逐渐老去的父母之间的缕缕温情让我数度落泪。之所以说是低配,是因为整部电影的情绪还是太顾影自怜。小琪最后的选择与其说是回归,更像是逃避,在爱中泡大的她还不及生世凄凉的贝蒂乐观勇敢。湾湾当代史的嵌入也显得略刻意。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