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另一天》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毛小惺

2018-05-12 14:06:12

睡了半程,有几场动画视效印象深刻。对动画真人影像资料的结合形式持保留意见。

Panda的阴影

2020-04-03 15:30:25

真人纪录片与动画剧情片结合,故事联想到张勋导演的《出租车司机》和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导演的《火药桶》。—— 如果可以的话,你必须保存一些东西。因为人们有可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完全不留下痕迹。先从世界上消失,然后从我们的记忆中消失。我会记录下来。他们将永远不会被遗忘。他们会留下痕迹。他们将继续存在。我来到过这里,这就是我的样子,这是我活着时的脸庞。在看别的东西之前,请看着我一会儿。-《人生的另一天》

孟浪

2019-12-04 16:29:04

改编自波兰战地记者卡普钦斯基同名报告文学的动画电影,因为是非虚构题材,又在内容上采用了80%的动画+20%的实拍回访,算是从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动画艺术的高假定性,使观众更加接近于作者表达的真实世界,学界现在将这种片子定义为“动画纪录片”或“融媒体纪录片”,未来应该会出现更多。

fire

2020-04-08 09:31:36

动画制作的不太好,配音也挺奇怪,感觉好业余

岩井俊七

2019-11-23 21:01:10

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部波兰记者卡普钦斯基的纪录片而非动画片,动画的作用在于补充和再现新闻等真实镜头无法触及到的部分,而动画的魔幻场景也加强了纪录片的表现力,战争的残酷混乱和因恐惧而生的莫名亢奋疯狂,情绪展现十分丰沛而强烈,经历过战争就将永远活在战争中,无论战争起因小国永远是大国纷争的牺牲品,作为波兰人对此肯定更为感同身受,配乐很赞,葡萄牙人的段落真的很有现代启示录的味道

何阿嵐

2018-10-17 22:44:09

曾經天真的電影世界,因為二戰帶入黑暗深淵之中,那二戰之後又有沒有任何一場戰爭改變電影人,或者敘事方式,例如越戰發生下的美國電影,或者為爭取獨立,舉起反殖旗幟的第三世界。我們又如何去描述這些世界?是不是只有一種講述方式?是不是只有娛樂化,奇觀化的視聽形式,才可以將戰爭最殘忍一面刺激觀眾?看得我異常不安的,就算電影穿插了真實人物的紀錄訪問,又借助動畫重現也好,也隱藏不了背後那一套美國電影的敘事模式,最戲劇性的情節帶出關鍵時刻的重要,極煽情地對年輕生命離開的無奈,還有最後一定要借助充滿正能量的文字來交代主角往後人生,形式與故事的政治性背道而馳,一位一生反美,努力將第三世界的聲音帶到西方的記者,竟然是以美國電影中的大英雄視覺來講述,這不是一種諷刺和不尊重?還是你想記者從棺材彈出來找你這班創作者算帳?

倚风帘

2021-03-11 22:23:01

动画的优势在于,可以用相对低的成本去展现画面上更多的变化,能够用更精彩的视觉艺术去描绘作品的情绪。但动画的缺点在于,人物的木讷感和缺少了真实感。虽然真实感在一定程度上用真实的影响资料弥补了不些,但还不足够。这部作品的探讨的话题比故事明显更有高度,讨论战争与和平,讨论记者存在的意义与产生的影响,讨论生命、讨论梦想,讨论另一个世界的的另一天。

LoudCrazyHeart

2021-02-20 10:21:16

Kapuscinski见证了战争中的死亡和勇气。

Peter Cat

2018-05-12 07:32:14

3.5,除了结尾英雄主义式抒情,以及美学质感上略显突兀的当下纪录片,还真是一部各方面都可圈可点的主流处女作,如果全部都由历史档案影像+动画,应该是放一种关注或者柏林主竞赛片子。

米老鼠

2019-06-22 14:30:49

2019.6.22 10点半 上海百丽宫影城万象城店

seabisuit

2018-11-22 02:08:30

根据波兰战地记者卡普钦斯基的著作改编,70年代越战之后冷战的美苏扶持两大政党把阵地带到安哥拉,用动画还原大屠杀等战场情形,用纪录片的形式穿插幸存者当事人回到昔日之地的探访,加上新闻影像等材料感到有些混乱,也削弱了人物的伟大,不如同类的一些其他影片,反而最后展现当时拍的一些照片更有力量。金马55

猪头妖怪

2020-04-27 00:29:23

虚实结合的剪辑,让叙事变得极为有力。配乐不算多,每次出现却都令人印象深刻。不过最让人唏嘘的还是片尾的那段采访独白:“我们打赢了那场为祖国争得独立的战役,但这个过程摧毁了我所有的理想。我输惨了。平等的社会在哪里?我那些免于饥饿的手足在哪里?社会主义呢?革命呢?”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