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如影随形

如影随形》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29”条评论

影迷点评

Welp

2021-06-11 20:01:09

妈的某些人对拼贴是有什么误解…

法外之徒

2021-06-11 22:55:19

2021SIFF NO.3 声音的力学:侧壁扬声器一击先声猛刺向银幕 划开一道光 于是任由声音主宰着视听的向度 牵引摄影机接近它的源头 无论视野内翕动的嘴唇和突降的直升机 只可闻不可见的警笛 还是越过人的面孔、希冀目光驻留的施工建筑/空镜 (虽然对群像几近泛滥地使用大特写 还力有不逮且稍显混乱) 反之 摄影机像黑暗中循声而动的孩子 直觉性捕捉自由之舞姿 似有若无地描摹城市空间——手机屏幕与取景框交互的视线 在混沌与澄明的界面 投向最后力与美并存的光与声与夜的共舞

胤祥

2021-06-12 01:15:50

24th SIFF 威尼斯2020影评人周大奖。四个主要人物的多线(近似)环形叙事,构思感觉有点像[撞车]之类,主要聚焦的是伊斯坦布尔的叙利亚难民,尤其是女性的遭遇。用了一些手机竖屏影像。不过实话说也就跳舞女孩那条线写得比较扎实,社会议题(被骚扰,被嫌弃)也比较集中。

不伺机

2021-06-11 20:19:13

siff.2021.想要表达的东西太多、太零散,也许是预算的原因?一部「目睹当下」的电影,伊斯坦布尔贫民区里的躁动与喧嚣。btw散场时一个老太太破口大骂「这是什么垃圾电影!」——能惹怒这种观众,让我对导演刮目相看

高千原

2021-03-02 11:25:05

竖屏影像融媒介,城市游荡的空间实践,国别政治轻哂……花招繁多,有表意野心,叙事层面又举重若轻。用一桩城市大停电来组织摊开的四条叙事线,对土耳其社会进行立体描摹,融合手机实拍有条不紊地将每条线交叉,四重视角突破网状叙事的老套,看似随意又内隐丝缕。手持摄影流畅,影调丰富,情绪饱满。置入竖屏影像也让影片多了记录和真实质感。值得一提的是,流动的手摇摄影带来顺滑的心理体验(不同于推拉摇移的非人体验,不同于手持镜头强加的感官强迫,它是更为自由的视角,MTV世代常有的一种心理体验,见诸泽维尔·多兰的作品,碎片的又是流动的,是两种印象的综合)。电影中伊斯坦堡的城市游走,想起本雅明论及巴黎城市游荡者本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和政治权力的抵抗,本片亦可归结为一部政治性暧昧的电影,政治意图在消解革命和制造混乱间摇摆。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