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面孔

面孔》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29”条评论

影迷点评

荒也

2017-01-09 19:38:46

重看。看明白了好多欢笑和眼泪。看卡索维茨电影,总会觉得那些“精心制作”的剧情片,显得愚蠢至极………

丁一

2014-06-29 11:22:58

“他勉强笑着。她也附和着笑。他走出房间来到游廊上,消失在台阶下。他走后她的第一个反应是松了口气,显得自在起来。”——奥尼尔《长日入夜行·第一墓·幕落》

阿錐

2021-10-04 12:18:23

因为前面絮叨的部分找不到头绪停看了一段时间,当视角从丈夫转到妻子后变得容易进入了一点,男性早已习惯在外找寻情绪的出口,而女性偶尔作乐都更易反省自己的行为,不轻易越轨,警惕眼前的欢愉。所有的絮语、无意义的绕口令都是孤独。手持特写抓住了人物展露无遗的表情,太犀利了

塔奇克马娜

2008-11-29 20:54:09

欧天啦我觉得他一开始就已经达到高峰了

JeanChristophe

2019-04-03 22:39:06

大量神经质的狂笑和无聊的段子很容易使人初感对话之反常,但随着该段落被拉扯到不可思议的长度,我们却开始进入情境,体会流动不居的、始终在极端边缘徘徊的情绪(林奇在《双峰》回归季中做了类似的实验);即兴表演偶而中断的节奏正配合戏中极力想摆脱尴尬的交谈,一群唱/笑而一个不唱/笑的常态,气氛的突变(人物"演不下去"的表征)俱是于面孔浮现,但卡萨维茨的特写运用与德莱叶或伯格曼很不同――重点不是面孔构成持续放大的情感冲击,而在于其上情绪流变的力量:它产生的同时便消失,自身隐含对立的陈述,泪水是幸福的,而欢唱意味着痛苦空虚;这来自面孔的辩证法同样适用于语言与沉默的矛盾:交流永远引向相反的目的,无言的转场歌舞中角色却似乎得到了快乐与自由.《假面》中伊丽莎白为何拒绝说话?本片可看作对此问题一个创造性的可能回答.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