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放大

放大》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yasashin

2012-05-23 22:28:28

以人物心情与状态为主线,那一群滑稽演员从喧闹再变为无声的状态,切合主人公内心的转变,在最后一刻,他的心中也产生了共鸣(击球声)

btr

2016-05-23 01:26:38

安东尼奥尼影展 探讨了各种层面的真实:表层的、被放大了的(以至于如同抽象表现主义的画作)、想象中的、通过媒介(摄影)达成的、通过某种集体的约定建构的(结尾的网球戏)。

Panda的影音

2016-04-23 18:48:30

电影就如同今天的心情一般,平静得略显沉闷,庆幸自己还是耐心地坚持看完了这部作品。被公认的大师拍出来的影像,如若没有观赏者赋予其意义,其所谓蕴含的哲学反思,在普罗大众的脑海中却像是「拍之无物」!对于我这种偏向故事剧情片的专业影迷,在看多了不同大师的作品后,对大师貌似越来越不感冒了!

Comel

2013-06-30 00:46:44

同是关于偷窥癖,但如果从剧情片来看,《放大》不如《后窗》精彩,甚至是平庸,但《放大》是借助悬疑的外衣为偷窥的形式做了包装。结合桑塔格的《论摄影》来看,摄影就是一种另类的偷窥,通过与商业化的同谋,让偷窥变得合理化。镜头伸入到他者的生活,从而让偷窥者进入另一个世界,或命名为艺术。

2012-02-20 12:15:11

无论是意大利片还是英语片,安东尼奥尼都是在说同一个主题:即人类沟通的不可能,为了强化这一点,安东尼奥尼甚至非常强化的使用了一些符号性的人物。但是同学们,放大最重要的一点却是把一个典型的大结构的故事写成了典型的小结构。他是如何做到的?如果要还原成大结构,又该怎么去写呢?

冬与鲸

2013-03-19 17:13:04

2013-0312重看Blow up,没有了第一次看时那种莫名所以的那么喜欢,但仍然喜欢。现时的电影市场还允许用111分钟如此含蓄地表达吗。六十年代那真是一个好时代。时尚、音乐、古董、身份、假装、存在,爱不是唯一主题。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思考的停顿,逃逸的瞬间,一种渴望有事发生,并借此打破的愿望。

战国客

2008-08-08 16:12:29

看不懂电影里的哲学思考~~

alain.proust

2018-09-20 20:23:31

摄影师的家(或曰摄影棚)本身就如同一件复杂的装置艺术,玻璃、背景墙、帘布、颜色各异的门以及一些诡异的小物件,共同使得真实环境发生令人眩晕的坍陷,科塔萨尔迷恋的文本反噬现实的虚实混淆藉由镜头的媒介来自反,犹如魔鬼吐涎密织官能网络,尽管作为小说的褶皱在电影中被抹平,但电影通过影像重又折叠了新的层层褶皱,一次与原著同样伟大的改编或曰通过电影语言翻译文学语言的再创作。

Derridager

2017-11-06 21:11:58

相机使用起来易让人上瘾,人类风景开始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变化之时,其被用于复制世界。取景器摄入的景是曾经在场的标志,甚至由于其时空切割完整,会被人视作记忆的替代。可仅想透过镜头,依托于特定景框的影像来实现出场,完成在场,确认存在,那么以回到柏拉图的洞穴为自身的终结方式是不可避免的。

晚不安

2017-05-06 11:15:15

本届北影节看过的最晦涩的电影,解谜到最后却是另一个谜团。盛气凌人又百无聊赖的摄影师,短暂地闯入他人的人生。他漫无目地周游取景,肉体享受荒淫无度的快乐。发现秘密之后不断进出暗房,放大照片的同时也放大了恐惧。安东尼奥尼完全放弃了传统叙事,专注于探索影像与现实的关系与人的内心。

赱馬觀♣

2011-02-09 01:19:57

“依靠胶片放大设备,有些之前我们依靠肉眼无法得见的东西开始浮出水面,可片中这位摄影师,他不是哲学家,他总想以更近的方式去观察事物,可偏巧在放大到某个程度后,被观察的事物本身便瓦解并消失了。所以说,我们总能抓住某一刻的现实,但随后这一刻就过去了。这部分程度上就是放大的含义。”……但悖论或在:所谓影片含义是否也需要借由创作过程去印证?安东说他追求一种“冰冷精算的感性”,试图通过色彩的强化和侵略性去捕捉这种感觉,为达效果不惜以绘画去改变树木街道草地房屋的外观,他曾对马里恩公园草的色泽不满,找人喷绿后再拍……那么这个追求色彩和景观的创作过程是否也该算是一种对现实的掌握?会否出现这镜刚捕捉到,下镜就瞬逝并违和?后世影响来看,安东展示胶片放大工作流程的方式并未转瞬即逝,其概念被科波拉德帕尔玛分别继承。

圆首的秘书

2017-04-24 11:26:27

毫无疑问是最爱的一部安东尼奥尼,也是他本人走向国外的转型之作(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从人类社会学走向哲学层面探讨,照片不断放大过程中真相却逐渐模糊以致消失,中间一段近乎默片,完全用镜头讲故事;结尾摄像机逐渐被“网球”蛊惑,失去了辨别真实和虚幻的能力,让人拍手叫绝。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