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德琳的玛德琳》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吃查3000

2021-04-10 12:08:15

2018年度十佳补录。据说猫的视野里景深很浅,她们投入一段感情的时候会模糊掉其他。全程的手持变焦后,那一两个固定机位的缓缓推进和抽离就格外珍贵。声音的介入和剥离充沛了情感。真的需要刺痛才能看到爱吗,This is the immersive theater.

LoudCrazyHeart

2019-02-19 14:26:57

Sia? Zia? very powerful. Me:Kidding?用非常表现主义和实验性质的方式来展现母女之间的矛盾、自我的疑惑。要是做成舞台剧或者纪录片的形式,或许效果会放得更大。第三幕高潮部分,玛德琳模仿母亲呵斥禁锢自己,是非常明显地讽刺家长对孩子的丧失人性的控制,但另一方面,玛德琳自己对母亲的反应却没有对应的呈现,没有孩子的冲动疯狂和不计后果的行为,视角的缺失简直是灾难级别的,《伯德小姐》和《托尼厄德曼》在此片衬托下,像极了应该做到的故事模板。结尾处对于导演的戏弄,是对于既有权威的挑战,是自我的释放。但别忘了前提,这里存在控制挟持和剥削吗,被剥削控制的对象是怎样回应的?人物是否在释放之后又否定了自己的观点,与主题的自相矛盾。别忘了有《冷酷祭典》。

Sabrina

2019-01-06 19:00:59

2018颁奖季的很多提名影片我算是看不懂了。这个最惊喜的就是女主角演员的表演了吧。2018年真的很差啊!

Welp

2018-10-28 18:28:23

如此自由地驱使着视听元素外化心理,肢体动作充满野性的美妙,混合着配乐带出强大的生命力,年度十佳。

米粒

2018-08-13 07:05:22

家庭戏有一点点卡萨维茨的感觉,但也就是一点点。总体故弄玄虚,尤其摄影

alain.proust

2018-12-12 21:32:52

和《尘世女王》的观感有些相似,视听语言很丰富,精妙捕捉声音细节并以此设计蒙太奇,晃动的类虚焦镜头给到人脸神态大特写,于是现时与闪回中的过去之间的裂缝被这种踉跄的声画弥合了(同时即兴表演的形式也突破了戏剧与现实之间戒备森严的壁垒),情绪越过时间被相继勾连进而变得富于层次感,层层叠叠孟浪而来。

LoquatEmpanada

2019-01-07 14:18:56

失败,不对……应该是失灵的自我批评。Decker的误区可能是她认为可以脱离符号语言,而仅凭对视听的操控来构造一个介于魔幻与现实之间的Mental Space,然而电影与观众交流的特定方式并不支持这种预设。因而这部作品里满溢着刻意设计却完全无效的元素,再说Ashley Conner靠堆砌滤镜和液体创造的这个Look也太丑了…

帕拉

2018-11-05 23:28:09

就是那种会犯尴尬癌的电影。

花地

2018-12-31 15:38:56

不太同意浸入感、致幻感,形式过于预先张扬,过多的虚焦、晃动、呼吸声在我们尚未(从未)进入叙事主体前已将我们从体验中抽离出来了(注意到呼吸声时难道不是意识最抽离之时吗?),中间还有多段正反打特写用同一套方法,我们要体验谁呢?后面叙事主体直接切换成老师,一切真的“莫名其妙”。

juni

2019-01-19 21:27:31

是天才演技还是病态真实?

乍暖

2018-12-10 19:38:52

3/10。表演即兴表演,又没有主线,满是尴尬。小女孩的演技让我最出戏,我甚至脑补出许多国内女演员的脸。舞台剧,演员与观众是有一段距离的,距离才能产生沉浸式。

SELVEN

2018-12-03 18:34:09

60/100 创作者把重点放在了情绪和感觉的呈现上,叙事的部分用一些明显的取材于自身生活的片段填充,给人一种举着全是因为琐事而情绪发泄的日记却逼着你看的感觉。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