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巴顿·芬克

巴顿·芬克》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桃子

2018-03-28 00:24:35

摄影非常棒!配角们都令人印象深刻。充满象征符号的实验性影片。类似的主题令人无法不联想到《穆赫兰道》,只是这个片的主角比较不那么让人同情,专业能力严重缺乏啊……喜欢充满热带植物的酒店大厅,喜欢酒鬼作家秘书的胸针。人头做吉祥物。他人即地狱。所有表达“热”的镜头都令人生理不适。

温斯顿.史密斯

2011-02-18 00:09:25

陌生的城市,看不到尽头的走廊,沉闷的电梯,暴力的制片人,和一个懦弱的小作家。真正的高手能不仅能够讲故事,还能让故事有导演自己的风格。冲突来自于一个自我意识的作家和暴力疯狂的杀手。最大的疯狂来自于小作家心中梦想的破灭 就像查理教训巴顿:你不过是地狱里面的过客,而我生活在这里面。

电漫

2013-01-16 00:26:42

21 这是一部需要就着各种影评来看的电影 隐喻太多 反而让我头脑混乱了 (个人觉得搏击俱乐部式的解释是最好的)

赛珞璐

2015-09-14 11:39:09

科恩玩潜意识精神层面这些缺点与生俱来的邪气,感觉过于刻意了,不浑然天成,也不够潇洒。

Derridager

2018-01-06 19:33:07

作为知识分子的作家,会想着要体恤关怀,捍卫创作的纯粹,于是破坏这种纯粹的两人死去,但他心中有根本没有关怀;还会想着保持作品的艺术性,可是又想得到包括庸俗的金主在内的大众的认可。为了自洽,只能把自己搞疯,但不能全疯,要那种穿行在虚拟和现实中的疯,或者来场炼狱以求涅槃。

2012-04-17 15:33:53

这是部著名的融合了大情节,小情节和反情节的作品,但也可看作是荒诞的小情节悬疑片,一如大卫林奇的那些作品一样。既然是反情节,那么不合逻辑和不和逻辑之下的隐喻则就很重要,这一点巴顿芬克里的华章俯首皆是,但是关于小情节内在冲突和大情节外在冲突,简单来说,很扯,所以这是部典型的反结构电影

葱油饼

2011-04-03 01:32:36

Make you cry, laugh, like carrot waging the dog. Not about soul, a little bit for the critic--Hollywood. A film attests to the Lacanian lack

大觉老狗

2013-03-08 21:11:50

科恩兄弟总是给我惊喜,走向另外一种深度,显然与世俗化的大众营生格格不入,因为这种电影国人大概是没多少喜闻乐见的,太TM荒诞了。然而对于创作者的反抗和申诉,显然这也许仅仅是一种方式而已,不痛不痒,生活照旧。现在越发地喜欢科恩风格了。8.5

青蛙王

2012-02-10 04:45:51

可能看過高安兄弟暫時最好的片了(no country for old men, 我覺得), 此部barton fink我覺得一般而已.

2009-01-24 15:52:17

科恩兄弟最棒的电影之一。

Gawiel

2013-08-07 12:57:07

创作与创造,作家头脑中自己对于神的僭越,在翻开《创世纪》看见电影剧本开头的“fade in”和“I'll show you the life of the mind”两段中淋漓尽致,与其说是疯狂的人的幻想世界,不如说是高不成低不就、创造不了美又掌握不了庸俗、走投无路的精神在世界中自筑了一所炼狱(火灾的比喻)

Wit

2011-03-15 16:42:18

丫的,这不是人看得懂的。。。。。。。就算是穆赫兰道,还有逻辑性完整的分析呢。。。。。。。。豆瓣上连个清晰的分析都没有,说明真是分析不明白了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