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重间谍

三重间谍》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荒也

2019-09-25 19:23:17

比这部谍战片更好看的是,长大的宝莲,和侯麦电影罕见的人妻主角,以及精心雕铸的油画构图。不变的是,侯麦本人的深度恋足癖。

苗儿

2017-02-03 07:25:19

Rohmer的间谍片,和他其他片子一样艺术气息浓厚,人物立场暧昧不清,家长里短喋喋不休,然而政治背景比起其他的Rohmer破天荒的复杂:白俄,苏维埃,纳粹,法国的共产主义分子,西班牙内战...还是那句话,看Rohmer的电影总让我觉得自己很没文化。

woniu2048

2018-12-15 22:26:49

侯麦2004的作品,虽然一开始就挑明了虚构的情节,但是其后工整地叙述印上时间轴的历史事件,为的也许模糊影片的政治立场,再次以女性视角旁观这个“睿智”分析国际局势的三重间谍。平等的爱情是奢侈,最后葬送的也只是自己的粉身碎骨。

楚辛

2009-12-09 21:24:22

唯一一部看得我昏昏欲睡的侯麦

茉琉

2013-01-31 23:31:16

”间谍的身份一旦公开将不再有价值“

断弦的耳朵

2021-01-17 21:55:39

侯麦使用了大量的纪实新闻影像片段,让我们得以看到战前的法国。至于男主“三重间谍”的真正身份,在大段的“侯麦时间”下也显得没那么重要了。1937年巴黎世博会,德国馆内展示的是精密工业机器,苏联馆中展示的是列宁同志的雕塑,而还在内战的西班牙馆里则是毕加索的反战宣言《格尔卡尼》。

wangzhy

2020-11-08 16:27:51

Pauline 长大了 然后意外觉得把家安在植物园里 背靠小森林 小河流最棒了 p.s. 说点儿正经的 瓦伊达在遗作里:即便是艺术形式也是扑面而来的重压 而侯麦借由艺术形式来暗指轻盈却不轻佻 依旧是严肃的态度 打磨过的设计

Sans moi

2015-05-07 21:05:26

侯麦八十岁拍的,看上去是最不像他的,为什么在这个年纪拍这个题材,这一个年代,想起读他的小说《伊丽莎白的小屋》时附录的访谈,记者问他为何在1944年巴黎子弹呼啸的年代,他却写了一本关于在阳光下散步,游泳的书,他说问过自己,可能书写当下的事件吗,结论是不能。有些事是,年老之时,终再重逢。

Connie

2006-01-20 03:24:38

如果不是烂翻译的话....

[已注销]

2011-06-22 23:16:25

对于一部间谍片来说,侯麦式的大段对话无疑限制了叙事视点,也给观众留出了想象空间——只可惜真相大白时只留下侯麦式的冲淡,结尾也就不给力了

小熊QQ

2019-09-24 22:51:33

人物关系展现非常迷人,画面配色非常舒服,应给是节奏最舒缓文艺的间谍片了吧。太喜欢侯麦了。

[Deleted]

2020-07-20 10:25:22

和贵妇与公爵相似处于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重现,大革命和二战都是法国走上十字路口、巨大社会变革的一个时间节点,以小见大、外邦人视角不代表事件的评判意义,只是营造历史环境是见所未见的;贵妇与公爵通过艺术手法(绘画)的呈现代表了历史的传说和演绎,但本片片首虚构故事宣言和真实新闻剪辑构成亦真亦假的间谍门,虚构结构中的真实实际已经把故事变成真实现状的寓意和代名词(参考沃罗宁的原型)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