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杨之后

杨之后》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xiaoyaah

2022-03-08 08:55:42

Refurbished Asian robot for Chinese adoption...下一篇论文锁定☑️

L‘Heure Bleue

2022-03-09 22:18:31

杨对妹妹就像klara对josie一样,始终像个太阳照亮着对方,全家人在杨倒下之前也像josie的家里疏离又互相误解,是不是只有机器人才能付出无私不求回报的爱?是不是只有机器人才能接受自己虚无的事实?because its not programmed? 后半段的处理是griefing中的宁静,流动的光影、细小的错位和重复的话语带着有一种细腻和温柔,还有充满遗憾的时差,剧情是精简的但也很好代入情绪,忍不住和不停发呆的主角们一起回味和思考杨的存在,比起klara的结局,杨的回忆和爱把身边的人又拉在一起,好像是杨唤醒了他们的爱一样,the rest of the world calls it butterfly, 回忆像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茶,因为是一整片的森林

石室嗜食诗士

2022-03-06 10:19:13

讲故事的人不显山不露水地抛出若干冰壶:茶叶的、果树嫁接的、闪存记忆的、二手n次方手的陪护机器人的、文化的、传统的、克隆的……似是一种秘因的跳棋,靶心在留白处,下一个冰壶,请你开球……

基瑞尔

2022-01-24 15:51:38

首作是人与建筑还有城市的别样情感与对话,这里则于一个充满意味的背景所设置的未来世界,探索之于人和物体之外的关联。所偏爱的东西依然得以保留,但好像也未走出比「《太空生活》等等等」诸多相似创作更为振奋的路线。平缓、几分足以盖章“啊,禅。”的质感从开篇笼罩,也仅留单薄的情节作支撑;但在故事中掺入身份认知以及更多特殊思悟还是未见流俗。前半部分的迷人、<北极雪>略微挽救了后面没有接住的颓势,但这是次有趣的想象,也依然能见证来自作者出色而又独特的构思。希望郭老师能为小荧幕送去同样的新鲜,也在大银幕不停止任何实验与追求。

一匹马赛克

2022-03-06 12:48:33

一篇家庭科幻散文。非常A24出品的风格,另类小众独立思辨,神秘寂寥暗流涌动。不错的影像质感和优秀的演员让本来PPT般的片段有了良好的统一性。伴随着科林法瑞尔对杨记忆的不断追踪,本以为会有更冲击情感的剧情,结果依旧落在了一个更大的命题上,导致结尾共情上有点空中楼阁,以至于片子更像是一个影像论文而不是一个真正鲜活的故事。

亵渎电影

2022-03-06 11:11:34

剪辑点,配乐的节奏和情绪,寻找光影律动等等之类的意识都是有的,但除了这些短视频混剪思维下的优点,它在调度上还是完全不cinema。

7amb

2022-03-06 21:39:57

软科幻的致命伤,在于设定既不抓人、情节也不精彩。所讲的也不过是老土的人文关怀,纯属人类文明的自作多情。至少我是没法在影片所设置的无聊沉闷的情境里产生共情。

Pincent

2022-01-24 04:03:35

75/100 Sundance2022 有一些被过于精心设计的自然主义方法,不过设定在后人类主义的半未来跨文化家庭倒也自然了一些。将一些对于文化身份的讨论明确地、机械地植入比较人工的树枝里,跨文化已成为美国的日常(more than a few fun facts)。记忆的实体、倒带的图像,其实也是电影的本体。在车内读取记忆是一种太空漫游。前半段比较多在静止镜头之间进行剪辑,然而随着后半段更多地关注记忆和过去,它变得具有更多的手持和POV,也更高频地远离“现在”的形式,这是可控性的下降与对主观性的明确,于是最后又开始提及私人图像与公共图像之间的关系了。

柯里昂

2022-03-04 19:50:41

拍(写)得太简单太私人太流畅了,比郭共达上一部更好。除去那些续集、翻拍和IP,大概是和《犬之力》一起去年少数在既有类型框架中贡献出了连贯且不落俗套的“纯粹”电影体验的美国片。大提琴版《盛夏的果实》用的也很不错(虽然原曲其实来自日本),但其他某几段的配乐反而有些过于饱和了。

蓝詹

2021-07-09 21:00:23

《克拉拉与太阳》的另一面,成为一个机器人的幸运来自在死后被学习和认知,记忆的永存使生命永存。唯独不是很喜欢decitate to a certain nationality这一点,I mean, what for? 无论是文化身份还是政治身份都没看出太大的必要性。记忆的画面呈现令人惊叹。大提琴版盛夏的果实(就是莫文蔚那首)一出来太动人了,Meyna Co写的旋律非常不俗。

减凉

2022-03-07 00:09:18

2022-67 年度十佳自开头起,影像便揭示了温柔的注视,进入石黑一雄式的抽丝剥茧,展示属于杨的《生命之树》。一早便宣布了死亡,所以连记忆的错乱都成为了忧伤的喃喃呓语,不断的闪回是生命维度的证明。“我不介意我的结局是虚无”,自始至终他都理解他的存在,甚至与万物相通与生命相爱。最终的揭示使我们看到了时间的起点,进入到了《你一身的故事》,未来与过去的火焰接踵而至,剩下的,唯有乡愁而已。

林恩

2021-07-09 07:45:09

戛纳2021 德彪西影厅 郭共达对《下一站天国》的致敬和“补充”。在我看来是一家人真正了解杨的过程。《下一站天国》讨论了当我们只能选择一段记忆时被迫去思考不同记忆的价值;《杨之后》则提醒我们记忆和存在之间的关系,它让我后悔没有更多跳出自己的生命视角,去身正了解我们身边的人,无论是父母、亲人还是朋友。郭共大构建的未来图景总体上来说是个冰冷甚至有些不近人情的世界,这也让主人公对杨记忆的探索更显温暖,打动人心。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