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卡夫卡

卡夫卡》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帽子里的兔子

2020-03-14 21:38:41

直接把城堡粗暴地解释为极权主义官僚机器,甚至让主角在第三幕直接进入城堡,这等于直接阻断了城堡这一概念的多义性——要知道卡夫卡连城堡是否存在都没有明说,何谈可见乃至可进入?况且《城堡》的荒诞性不仅存在于城堡,也存在于K身上;直接把主角替换为卡夫卡,并自以为是地套用几乎是二元对立的简陋逻辑体系,这简直是对卡夫卡的亵渎。如果它没有挂一个卡夫卡的名字,也许分还能高一些;既然挂了,那就只有一个X了。

格瓦拉

2010-06-17 08:35:31

演员有点老,骨骼不像照片上来得清奇倒是几分抑郁气质较贴合,超现实主义手段来描摹集权模式下可怕的消灭个性的控制力,(公众比个体更容易控制,公众是无意识的,而作为个体的人永远处于怀疑状态),但卡夫卡用挖掘灵魂的写作来回击荒诞的现实(但你永远不能触及到人的灵魂,通过一个透视镜)

Véronique

2007-11-09 09:57:11

整齐的黑白画面有舞台剧的效果 但是这一次Jeremy Irons个人表现没有突破 神经质的有些过头了

兮称

2011-12-05 22:51:04

黑白摄影和Jeremy叔都爆帅,精彩的悬疑惊悚片,编剧YY功力一流,以卡夫卡的方式还原现实也就变得有点超现实 — 用残酷的现代化机械抹杀人性的高层看似荒诞,何不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真相。

鬼腳七

2014-01-14 22:07:40

气氛倒是做的蛮好的,艾恩斯的表演也很适合。很多点和设置暗合着卡夫卡的作品走,整个片子透着一股子混杂着迷离气氛的语调,但是咬的太紧。进入城堡之后转成彩色尤其显得作了。

文森特九六

2017-01-20 17:30:24

天才之作,一反传记片由外及里的常规拍法,采用了与卡夫卡的作品气韵相融的叙述姿态,从而模糊掉了电影自身作为第三方材料的单纯属性,达到了对主角本人艺术风格和理念的补充,完成了由内而发的大胆剖析。

飘叶随风

2013-01-13 20:12:38

黑白片真就耐看。画面的质感很棒。然而真就没太看明白。小时候看变形记估计就没看明白。。。。。真的看过,还是妄想看过。。。。呃,难说了。。。好在,电影毕竟展示了这个妄想狂生活的布拉格。那座漂亮的桥,和那时候的工薪阶层

袁牧

2009-04-26 05:18:59

亲爱的父亲,我现在不能否认,我是我周围世界的一部分,尽管我们不同。

蘇小北

2011-10-07 17:10:57

當一九八四和妙想天開的權力隱喻及個體存在思考混雜進這部關於卡夫卡的電影中的時候,卡夫卡的存在便有些尷尬了。整部電影都在遊走于卡夫卡本身之外,雖然將卡氏經典嵌入故事之中,但是主題的不明確和混雜使得表達淩亂不堪,像是一次失敗的填鴨儀式。或許這不是卡夫卡,而是索德伯格對其的闡釋與理悟。

有心打扰

2018-11-26 11:48:00

导演似乎并无意模糊影片故事的真实与虚构,否则结尾应该会在色彩等方面做些改变。然而影片将卡夫卡的生平故事与他所写的几本小说内容融合,真实与文学的交汇,并让卡夫卡不同的小说同时置于同一个反乌托邦的世界里,可以说是非常有趣了。

谢谢你们的鱼

2013-07-13 12:05:13

一部气氛诡异的惊悚悬疑片,表面上很像黑色电影,而骨子里面非常的柯南伯格,其实总觉得索德伯格拍出这片子是为了致敬柯南伯格的《裸体午餐》。

海边的索塞罗

2019-06-23 12:44:52

严格来说这不是传记片,而是一部用卡夫卡的风格探究他精神世界的电影。荒诞不经的情节、神经质的人物、耐人寻味的台词,电影让卡夫卡走进了他自己的小说,告诉观众《城堡》是因何诞生的。电影也许是虚假的,卡氏真正的人生和大多数人一样平凡无奇,但唯有这样的电影能让我们熟悉和信服。杰瑞米·艾恩斯演出了卡夫卡的敏感焦虑,只是英俊有余忧郁不足。影像风格是德国表现主义的延续,阁楼的布景,外景街道的光影,城堡里的巨大镜片,只是欣赏图像就让人赞叹不已,就像威尔斯的《审判》同样被低估,这分明是索德伯格最出色的一部电影。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