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春天的故事

春天的故事》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三千岁

2019-12-15 14:42:54

换房子、走乡下,整理公寓,这些在生机盎然的春天实在是极为琐碎的存在。女儿的心思是美丽的,父亲与女儿精心呵护园林里的丁香花、苹果,喷洒农药、整理藤蔓,就像在仔细打理生活。匆匆过客让固有的生活秩序稍稍失衡,康德的先验论不再是无聊而又晦涩的学术卖弄,它与生活嵌套,一同构建了有关春天的美好希冀。电影色彩明丽,服饰考究,空间分割与站位富有美感。

躲猫猫社社长

2019-05-25 12:29:30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有钱。一个教Philo的老师在巴黎有两套公寓。

[已注销]

2010-08-04 21:22:24

谁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

信电影得永生

2014-11-16 20:25:02

花已开,料峭春寒,坐于室内火炉旁,他和她升腾起一种情感。尺寸很难把握,但侯麦不愧是大师,感觉电影比小说更具视觉美,更有质感。那个春天的花园真是美翻天。好想自己在那里待着,聊聊天,看看书,喝喝茶,晒太阳,闻花香。音乐里有暗潮涌动,虽然结尾那枯萎的花象征了隐秘的感情。短而美。四星半。

沁云

2017-04-15 09:53:39

特别有魅力的电影,滋味隽永、耐品味。美妙的音乐和配色好像是侯麦标配,不用说了。故事有春天咋临时的暧昧和混沌不明,比如主人公们在人际界限上的试探、探险和防卫。片尾重现的项链恰似迷失而复得的“自己”,但我已不是我,因为毕竟一个新的春天来了。

Kirsten

2007-05-25 20:58:52

侯麦的故事尺度之小,同比其他故事时会觉得几乎无情节,但用敏感的视角去看又觉得充满张力,戏剧性十足。主人公们保持观察自己对外部世界的真实反应,理解自我,行动并反省行动的意义,为之欢欣、低落 。这些过程散落在日常里,显得矫情又有趣。

昏金暗玉

2014-08-20 11:38:40

两个女孩在party上偶遇,这份偶遇是带点奇迹的,再到邀请去家里住,深夜弹钢琴,对谈如流,这样的开篇是流动的诗,是梦一样的。

DR邬梦雨

2019-05-25 16:19:37

全片充斥着对白,像那个院子或是找不到的项链,侯麦似乎已经顾不上打理电影里的难以寻觅的视听语言了,仅仅专注于讲一个故事。 因此我想借电影的话评价电影:“人们不想打破侯麦的秩序,太费神在其电影的思想上,试图引导自己思考思考本身。” 电影井然有序,而我的注意力却混乱不堪; 我不断的分神去识别房间里的画册,有戈雅、塞尚、毕加索…… 我甚至对那只小熊维尼的杯子、还有那扇巨大的拦在路中间的凯旋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电影到底是什么意义,于我已经不重要了、也没必要说了; 我只不过是拿着票闯进了这场放映,电影结束我就离开,期待另一部独属于我的“春天的故事”发生。

狄飞惊

2012-06-06 22:37:23

首尾呼应的鲜花,却是怒放到凋零再到更换而来,恰比项链的失而复得,绕了一圈回归原点,可这弯弯绕绕里,尽是侯麦的心机和转折,于是,原点业已不只是原点。

柯里昂

2017-06-17 15:30:32

正如片名一般,全片简单朴素却蕴藏各种各样的生机与未知,三个女孩都与片中的父亲有着或清晰明了或不可言说的联系,你来我往的对话之中几人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在被花草围绕着的乡间别墅中明晰起来,配乐和摄影等电影元素都无太多炫技之嫌却仍让人看后感慨于侯麦对简单纯真生活片段超凡的驾驭和解读能力。

Muto

2019-10-09 19:32:45

木心说,越是现象复杂的事物本质越简单。侯麦深以为然,所以他的电影永远是两性之间的组合、拆分和搭配。从康德主义者的眼界看来,人总是期待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事物。两个被这种先验判断所困扰的女孩在绿意盎然的《春季》相遇,一见倾心的二者既是同病相怜却也互为镜像和因果。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明显不能帮助从事哲学教育的女主角作出清醒而深刻的自我剖析与自我批判,因此影片需要不断的对话和思辨。当她与女性相处时,她是作为理性(父亲/男友/老师)存在;当她与男性相处时,她是作为感性(女儿/女友/学生)存在。影片在这种视角不断流转切换的驱动下走到两性辩论的高潮阶段,然而二者都想赢得对方的认同,即永远深陷先验主义的怪圈之中。可见西方哲学探讨的核心总是主客关系的对立统一,难怪木心要说中国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欲辩已忘言。

陆支羽

2010-02-20 21:57:31

不仅仅是一个关于项链失而复得的故事。片中涉及到康德的先验论,更以“三角理论”来呼应女儿、父亲以及父亲的情人三者之间的关系。个人以为,是“四季故事”系列中最具良苦用心的一部,唯独缺少了一些春天的情怀。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