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女子的肖像》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30”条评论

影迷点评

胤祥

2019-05-22 14:14:16

72nd Cannes 今年戛纳的第二部满分作品,又送给了一部赛前完全没有想到的影片!影片在极小的格局里做出了令人赞叹的大文章,有着高度集中和戏剧化的结构,大部分时间仅有三个角色(画家-女孩-女仆),而且全片男性出现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两分钟。主要内容都集中在画家和女孩的关系上,写得细腻至极。阿黛拉·哈内尔贡献了极为精湛的演技。影片有着极为美妙的画意摄影,与世隔绝的孤岛上的峭壁,波涛汹涌大海,对应着人物内心的荒凉与社会环境的压抑;而室内的烛光则被以古典主义绘画的方式细腻地捕捉。影片初看就是一部古典风格的室内剧,随着故事的逐渐展开,“历史中被压抑的女性的声音与身体”这一主题浮现出来。人讨论俄尔甫斯冥府寻妻故事的那个段落可谓是中心思想。结尾处的凝视,恐怕是维瓦尔第的音乐在电影中被用得最为催人泪

圆首的秘书

2019-05-20 19:12:27

3.5 很敬佩席安玛在片中几乎排除了所有男性形象的勇气,从剧组佩戴50/50标志进入卢米埃尔的那一刻,电影本身就变成了一个宣言。不过话说回来,一部如此油光水滑的精致影像,一封导演写给自己恋人的情书,是否真的能给女性影像增添厚度,让人持怀疑态度。

嘟嘟熊之父

2019-12-17 00:06:47

最美的爱情都是戛然而止的,燃烧的情欲被冰冷的海浪覆没,发乎情又止于礼。画笔是18世纪的摄影机,第一笔线条与最后一抹色彩,在反复的寻找与确认中临摹终成为创造,画作完成的一刹那,爱情也悄然逝去。最后一幕,我遥远地看着你,镜头缓缓拉近,我清晰地看见你眼眶里的热泪,因为那是深烙在我脑海中的你的样子。

有心打扰

2019-12-19 02:43:08

1.她看着画中的她拿着那本画着自己裸体素描的书,还特意把手指放在那第28页,她微微一笑;2.她在剧场听着她曾经简单弹过片段的管弦乐,又哭又笑,她哭她笑,不仅仅是因为音乐本身,更是因为那个她;3.她们在离别的前一夜,躺在床上相视谈话,她们说,不要睡。她们贪恋着她们在一起的最后一个夜晚的每一分每一秒。

舒农

2019-05-20 00:16:38

能够搞定难缠甲方的唯一方式就是爱上他/她

基瑞尔

2019-06-14 22:09:27

非常冷静克制的电影,就像画像前后主人公彼此充满爱意的凝视和贴身贴心的无言静默。但终曲响起,所有情感和力量都被集中倾泄,愤怒、隐忍、无言…它可能比《卡罗尔》更残忍,也比CMBYN更凄绝。因为过往的记忆注定只能镌刻在画像中,留在书页之间,然后再也感觉不到曾经有过的温度。

欢乐分裂

2019-12-17 22:07:18

4.5;自然光+烛/火光的摄影美得惊心动魄,构图舒适,油画质感极富古典美,剧本格局虽小却满含高浓度戏剧元素,表演细致入微到屏息凝神。两大主旨:1、凝视与被凝视——视线交缠中的火花,「凝视」的主/客体发生变化,画作从僵硬流向生动,情感同步唤起;「创作者」的主/客体随之变化,在埃洛伊斯的凝视下,玛丽安成为自己被画的对象;分别后“重遇”,一次以画为介质实现,另一次结尾玛丽安/摄影机/观众三重视线的汇合,高光时刻。2、俄尔甫斯冥府寻妻的典故运用,搭建起画家/小姐/女仆的女性世界(语义丰富),俄尔甫斯会回头是缘于诗人的选择,铺陈她俩分别时的那句“请回头”,并呼应结尾俄尔甫斯与欧律狄克道别场景再次被呈现。最爱:1、两处着白衣的埃洛伊斯幻象;2、篝火聚会上的诡异配乐与裙子着火,转场到山洞后拥抱。

蛋堡的波特

2019-05-20 01:51:52

第二部年度十佳誕生了,如果可以我要爆燈給100顆星,如同縈繞耳邊的細語呢喃,又似暗流湧動的海底漩渦,震得我久久說不出話,用語言描繪本片實在太過貧瘠。今年絕對不能錯過的影片。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2019-07-28 18:46:49

精致、优雅、古典美。两位女主在时间和空间的双重桎梏下爱得小心翼翼而又热烈缠绵,既有隐忍柔情也有惊涛裂岸。阿黛尔幽蓝色的裙摆在暗夜中静静燃烧的一幕真美啊,想说今年同志电影的最美画面就是它了!(从剧本到结尾镜头真的很CMBYN...)

桃桃林林

2019-05-20 06:48:17

摄影真是突出,自然光和烛光的内景戏,美到不行。甚至外景也很漂亮。同时。阿黛尔的表演也很棒。故事胜在情感细腻真挚

Pearciac

2019-09-22 22:49:11

这片最成功的地方大概就是把一个差不多的故事用“我比你们高贵”的法式风格拍了出来,衬得【Call me by your name】廉价而且粗糙,尤其是结尾音乐会维瓦尔第《夏》响起的那场戏,跟着飙泪完了之后回想起其中的妙处,就本能地觉得另外一片结尾用口水歌煽情之低端。类似的妙处还有很多(比如那场裙角着火的戏),得益于强大的编剧功力,整个文本充满了古典小说式写法的隐喻、互文(比如“你看我时我也在看着你”)和双关(其实片名就是个双关),而且用一种高语级的文绉绉的法语呈现出来(没有字幕我已经很多地方都跟不上),加上切合剧情的纯自然光和烛光布光和古典式画面构图和运镜,整部影片的气质把握是十分精确的。然而,影片内核其实就是两位女主一次人生交集,用这么多精美高雅的包装反而减弱了代入感,也注定了它曲高和寡的命运。

费哥舞动

2019-05-24 13:24:38

完成度实在太高了,臻于完美的电影,无与伦比的至高享受。制作上简约但精良。初看几分钟显得与多数年代剧无甚不同,越到后面却愈发神乎其技。眼神作为最直接的外在沟通媒介(火之凝视)起到“点睛”作用,尤其是哈内尔的“单向眼神”火力凶猛、阵阵看呆。这些眼神交汇所产生的无形火花蕴含惊人的情感冲击力。当然,也借由台词(尤其是互揭行为习惯那一场)、摄影(汹涌的浪花离别的人)、高超结尾处理等,导演真正地用女性的眼光拍了一部关于女性之爱的电影,隐忍、纤细、纯粹。第一次感到(男性视角的)《阿黛尔的生活》和《卡罗尔》没有那么完美……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