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乃武与小白菜》影迷点评

发表评论

单击刷新      
共“12”条评论

影迷点评

就爱听岔曲_曲奇

2017-12-15 12:41:45

北京曲剧珍贵资料 真正的北京地方剧种 老艺术家们千古

BeattieChuang

2014-12-31 01:18:19

所以雪冤了,不是因为冤,是因为两宫太后撕逼。世上之事,大抵不过如此。

古叶书社

2020-09-01 17:19:25

戏改后的作品,台词已经很现代化了,老前辈们唱功做派一流!

仙女山鸲鹆

2021-01-20 00:22:47

2014-05-10:好久没听戏,偶尔听一下,即便是外地剧种,也是蛮舒心的。《侠女》审杨涟莫非借鉴此片?

五个骆驼

2015-02-12 18:24:23

北京曲剧的词儿怎么总是不能句句够辙呢,总得翘个一两句,要不就是平仄不合适……

赵澍昌

2014-08-29 15:08:33

在这里第一次看到顾荣甫和联幼茹的影像

[已注销]

2018-03-13 22:59:38

唱词有现代感,没有拘泥于形式。台词相对轻快顺口,韵脚也有讲究工整。内地的现实主义叙事习惯基本上占了上风,电影语言大过戏曲风格,是非常值得参考的历史经验。现在的创作经常无法把握电影和戏曲的距离,可以回头看看这些电影人所做的努力与尝试。

社区指导海扬尘

2017-12-23 11:37:20

“影片拍摄于一九六二年,影片台词中有“奇冤……已三载”,借古喻今,公然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鸣冤叫屈,并叫嚣“有朝一日宫廷变”,为党内最大的一小撮走资派篡党、篡军、篡政鼓气和做舆论准备。”

王奋斗

2020-11-25 10:31:09

居然还有这么一个版本——京韵大鼓剧。各方面质量都不高,那个时代文艺失败的代表作。

衣中钵

2017-06-21 02:16:17

应该是唯一一部讲普通话的戏曲电影吧,剧情不好多说,真人真事,旋律好像就是大鼓单弦,所以不押韵也就算了。唱词非常口语,或者说不讲究字数相对。

高玉宝

2018-10-05 01:10:47

这个剧种只此一人,魏喜奎没了,北京曲剧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啊。

猫奴十二年

2018-01-02 22:22:12

有的电影需要机缘巧合才能看到,such as this one。另外看这片子的时候满脑子都是中影史的那句话:十七年时期北影厂的总体风格是叙事严整、节奏平稳、表现细腻、人物刻画准确。洗脑洗得不轻

猜你喜欢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5-2026 All Rights Reserved